正文 第六十三章: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養生誤區(1 / 1)

核心提示:糖尿病合並高血壓在高血壓患者身上也是常有發生的,很多患者對於高血壓這個疾病不夠重視,導致在最後的治療中相當的麻煩,對於高血壓的誤區其實是有很多的,需要各位患者謹慎的對待高血壓這個疾玻

糖尿病合並高血壓在高血壓患者身上也是常有發生的,很多患者對於高血壓這個疾病不夠重視,導致在最後的治療中相當的麻煩,對於高血壓的誤區其實是有很多的,需要各位患者謹慎的對待高血壓這個疾病。下麵就是中醫專家給患者在臨床經驗中總結出的幾大養生誤區。

1、不根據自身情況,盲目降血壓,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為此偏高些的血壓,有利於心、腦、腎等髒器的血液供應。如果不顧年齡及病人的具體情況,而一味要求降壓到“正常”水平,勢必影響上述髒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償失。正確的做法是根據病人的年齡、髒器的功能情況,將血壓降到適當的水平,特別是老年人,不可過度降低血壓。

2、采用傳統的服藥方法。研究表明,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在清晨醒後變化最大,可以在數分鍾之內上升2~5千帕,中午過後,血壓會自行下降。這種血壓變化規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間發生腦中風。(早晨容易發生腦出血,而夜間則容易發生腦缺血。)傳統的每日3次的服藥方法沒有考慮患者的血壓變化規律,隻是一味地考慮降低血壓,結果使清晨時的血壓控製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間常使血壓偏低,新的服藥方法每天清晨醒後1次性服藥。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後的血壓劇烈變化,使血壓處於比較平衡狀態,因此效果較好。

3、血壓下降就停藥。病人在應用降血壓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血壓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藥;結果在不長時間後血壓又升高,還要再使用藥物降壓這樣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而且由於血壓較大幅度的波動,將會引起心、腦、腎發生嚴重的並發症。因此,糖友在服藥後出現血壓下降,也不能立即停藥,可采用維持量,繼續服藥。

4、憑感覺估計血壓高低。高血壓病人症狀的輕重與血壓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壓很高,卻沒有症狀;相反,有些病人血壓僅輕度升高,症狀卻很明顯。這是每個人對血壓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髒器官損害程度有時候與血壓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憑自我感覺來估計血壓的高低,往往是錯誤的,也容易延誤治療。正確的做法是定期主動測量血壓,每周至少測量兩次。

5、單純依賴降壓藥,不做綜合性的治療。高血壓的病因較多,因此,治療也需要采取綜合性的措施,否則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正確的做法是除選擇適當的藥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宜少鹽,適當參加文體活動,避免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肥胖者應減輕體重等。

6、降壓過快過低。一些高血壓病人希望血壓降得越快越好,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血壓降得過快或過低會使病人感到頭暈、乏力,還可誘發腦血栓形成等嚴重後果。

希望以上的這些誤區會給患者一些提醒,患者需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就要盡早去醫院接受治療。

人參能夠強身健體,但高血壓患者要慎用。特別是有嚴重慢性病如高血壓、腎病,強烈過敏體質及有化膿性發炎的人,需慎吃人參。

在韓國的商店、超市、街麵的自動售貨機裏,含有人參成分的飲料、餅幹、糖、茶、方便麵、果醬……隨處可見。我們習慣早晨起來喝杯牛奶,韓國人則是喝碗人參湯。

與韓國相似,日本的人參食品也品種繁多。另外法國、德國等國家,以人參為原料的食品也很多。

相比較之下,我國居民利用人參進行保健的意識還不夠強。朱世增教授說,我國生產的人參與韓國生產的高麗參都是一種植物,兩者的主要成分人參皂苷也無本質別。而且我國人參產量約占世界的80%,但我國普通百姓很少拿來進行日常保健。一說起人參,往往把它當成珍貴的補品。

誰都知道人參能夠強身健體,相信很多人家還保存著一兩根禮品人參,偶爾拿出來瞧一瞧,卻不知道怎麼吃才好。人們對待人參的態度謹慎得過頭,怕上火不敢沾。

其實,吃人參上不上火,關鍵在一個量,就像吃鹽,每天都需要,但是絕對不能吃多。朱教授說,人參不是一時的“興奮劑”,而是能使人體質保持平行和正常狀態,對身體

各部位健康,發揮促進和調節的作用。人參可以天天都吃一點兒,一般吃1克到3克,這個量不會讓人上火。

尤其平時疲倦乏力、長期失眠健忘的亞健康人群,可以經常少量地服用人參。人參可嚼,可磨粉、衝茶、泡酒,燉瘦肉、小雞、魚等。

而那些體質健壯,平時容易發火煩躁的人,盡量不要服用。此外,有嚴重慢性病如高血壓、腎病,強烈過敏體質及有化膿性發炎的人,需慎服。有熱證且正氣不虛的人忌服人參。感冒發熱、咽喉幹燥者,不要服人參。

另外,吃人參不宜喝茶和吃蘿卜,否則影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