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十六畫(1 / 3)

【融合塊】影像學術語。位於肺中央部或肺門旁的包圍、壓迫支氣管和血管的大塊纖維組織。融合塊內的支氣管常擠在一起,反映肺容積減少,以後還可發生纖維化和牽引性支氣管擴張。融合塊常見於結節病,也見於複雜塵肺的融合團塊或進行性大塊纖維化中。若在肺周圍部見到融合塊,則多與胸膜有關,如見於石棉肺中者,反映了局灶性瘢痕形成和圓形肺不張。

【器官軸型胃扭轉】病理學術語。胃扭轉的方式之一。胃大彎繞胃的縱軸向上旋轉,以致胃大彎向上、而胃小彎向下的扭轉方式,又稱為繞胃縱軸旋轉型胃扭轉。上胃腸道造影顯示食管和胃交界處的位置降低,胃竇位置升高,嚴重者胃竇高於食管胃交界處,胃大彎翻向上形成凸麵向上弧形,胃小彎向下,形成凹麵向下的弧度,胃粘膜呈螺旋狀。

【噪聲】影像學術語。影像質量的特性參數之一,分為廣義與狹義的概念。廣義上講,影家上任何妨礙觀察者解釋的影像結構或特征均可認作為噪聲。在狹義上講,噪聲是指在影家上觀察到亮度水平中隨機出現的波動。從本質上講,噪聲主要是統計學的,而不是檢測性的。影像噪聲實質上有一係列不同的來源。除上述統計學噪聲以外,還可有非統計學噪聲,如視頻攝像機噪聲(又稱附加噪聲)、係統噪聲、置子化噪聲(模數轉換可被視為此種噪聲源)、存貯噪聲等。注意,噪聲與“偽影”為截然不同的概念,二者不應混淆或視為同義。

【噪聲偽影】超聲學術語。由於信號放大器的噪聲所導致的偽影。信號放大器的噪聲與來自較深組織的弱回聲是很低的。在標準的調整,特別是增加時間增益補償時,噪聲可產生一纖細的小尖點圖像。表現為細亮光點不均勻地分布於超過一定深度的圖像上,不僅可影響圖像質量,並可使囊性病變誤診為實質性病變。此時降低或升高閾值或用幀相關技術可改善之。

【壁結節】病理學術語。癌性空潤內壁出現的結節影像。由於癌組織內壞死、液化,多呈偏心的厚壁空洞。壁厚薄不均勻,內壁凹凸不平,可見凸入腔內的結節影,代表腫瘤的實質成分,該結節影稱壁結節。壁結節可見於腦、肺等很多部位的惡性空洞性病變內,在平片、體層攝影等影像上均可顯示,意義相同。從隻増強檢查中,壁結節可以強化。

【壁龕】病理學術語。胃腸道潰瘍時胃腸道壁潰爛形成的缺損。根據澳瘍侵犯胄腸道壁的層次不同,所形成的壁龕深淺也不一致。壁龕一般呈圓形或卵困形,底部一般平坦,但也可髙低不平,其口部光滑整齊。

【鏡麵效應偽影】超聲學術語。又稱“鏡麵圖像偽影”。表麵光滑的強反射大界麵因超聲波反射而產生鏡麵像(虛像)的偽影。如在橫膈的上方,即肺底的部位可描出類似在肝內病灶的回聲圖像,稱“膈肌效應偽影”。

【磨玻璃密度區】影像學術語。X線檢查中顯示的肺密度彌漫性增髙,其中可見支氣管及血管影像的區域。磨玻璃密度區的肺結構無異常,僅肺泡含氣量減少,主要病理變化為肺泡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機化性肺炎。分布於肺小葉中心部者可見於感染經支氣管或血行性播散的病變、過敏性肺泡炎及剝脫性間質性肺炎;分布於全小葉者可見於蛋白沉著症、藥物中毒症、類脂質性肺炎、結節病、卡氏肺囊蟲病、肺炎吸收期和肺出血;分布於肺周圍部者可見於早期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閉塞性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輕度磨玻璃密度區伴有肺氣腫存在時發現較困難。

【激發光譜】影像學術語。第二次激發輝盡性熒光物質的光線的光譜。在數字X線攝影係統中,指讀出成像板上的潛影的激光光譜。第二次激發的讀出光線以6000左右波長的紅光最佳,它可最有效地激發光激發發光。激發光譜與發射光譜波長的峰值間需要一定的差別,以保證二者在光學上的不一致,從而達到最佳的影像信噪比。但是,光譜與X線激發正後熒光體內產生的中心(色彩中心)的吸收光譜相當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