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傳遞成像】磁共振成像方法之一。對大分子池中緊密聯結的質子行選擇性射頻脈衝飽和,進而經偶極交叉聯結和化學交換的相互作用,使大分子池中質子的磁化飽和性傳遞到鄰近的水分子,改變組織的弛豫特征的從隻成像方法。大分子池包括細胞膜中的氫質子、磷脂、蛋白質等及緊密束縛於大分子的水質子。大分子池中的質子活動度極小,因而極短,屬微秒級,故大分子池中質子有一寬大的似隻頻譜。而組織中遊離水的了2較長,似隻頻譜較窄。激勵大分子池中質子的射頻帶較寬,激勵遊離水者較窄。大分子池中質子的緊密聯結容許飽和效應迅速傳遞。使用與水的共振頻率相偏位的射頻頻率可使大分子池中的質子飽和,繼而傳遞到組織中水的質子,調製從隻信號。
【磁共振】物理學現象。靜(外)磁場中含有奇數核子的原子核,接受適當的射頻脈衝激勵後吸收或釋放電磁能的現象。原子核共振頻率與該原子核的旋磁比及靜磁場強度(場)有關。
【磁共振功能性成像】磁共振成像術語。檢測特定部位的功能活動誘發的局部血流及血氧成分變化導致的磁共振信號變化的成像方式。目前,尚僅初步用於腦和心肌的功能性成像中。以腦的功能性成像為例,現可用於檢測視、聽及運動功能等以及語言信號刺激導致的信號改變。局部發生功能性活動時,被刺激的皮質功能區內氧合血紅蛋白增加,脫氧血紅蛋白相對減少,導致局部磁化率改變;同時局部血流量增加,產生流入增強效應,二者共同使局部信號增強。已發現了一些功能活動在大腦皮層上以往不明確的投射區。
【磁共振對比劑】磁共振成像輔助用藥。磁共振成像中,通過改變人體組織間信號對比來彌補人體組織天然信號對比不足的物質。和X線對比劑不同,它是通過改變組織的信號對比,而不是通過改變組織的密度對比起作用。可作磁共振對比劑的物質可分為以下幾類:①順磁金屬類。②鐵磁金屬類,為陰性對比劑,可用於胃腸道。③穩定自由基,如基團有不成對電子,可有順磁效應。④氧及氧載體,可用於心髒及胸部成像。⑤磁敏感製劑。⑥密度替代製劑,如脂類、水及氣體等。
【磁共振共軛成像】影像學術語。磁共振成像的別名。來自希臘文,為接合在一起的意思。在磁共振成像時,借助梯度場的作用把射頻磁場和預想的空間位置結合起來而產生的層麵圖像。此名為磁共振成像的早期用名,現已廢用。
【磁共振成像】影像學檢查方法之一。為利用核磁共振現象使機體顯示斷麵影像的技術。最初稱為核磁共振成像,因“核”字易與有害輻射混淆,故國際上已統一改為現名。氫核是人體中分布最為廣泛的含奇數質子的原子核,事實上僅含有一個質子,故從主要是利用氫質子的磁共振現象成像。磁共振成像需要將人體置於磁場強度顯著高於地球磁場的外磁場中,通過射頻脈衝的激勵,由不同成像參數組合的各種脈衝序列入質子自旋密度與弛豫時間的測量、從信號的轉換及信號的頻率與相位編碼,最終重建為影像。從仍為層麵成像技術,但隨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可提供的信息類型和質量在迅速提高。
【磁共振血普成像】磁共振成像方法之一。磁共振成像中,利用血液的流動效應顯示血管影像的技術。和常規X線血管造影不同,從⑽通常不需要注射對比物質。與常規X線血管造影另一不同點是似心的信號可二維或三維采集與顯示,還可二維與三維方式結合采集。迄今,主要用於較大血管的成像,在微細血管的顯示上還不能取代常規血管造影。
【磁共振波譜學】磁共振成像方法之一。由射頻脈衝激勵的磁共振過程中產生的自由感應衰減信號經傅立葉轉換,形成的反映相對信號強度時間依賴性變化的頻率分布圖。又稱磁共振頻譜分析。磁共振波譜包含一係列的波形,每個共振頻率即為一個化學位移函數。波譜中每個波峰代表樣本中某種或某些成分的含量。檢測的成分的分子內同類原子核因各自化學環境,如軌道電子雲的屏蔽效應。借之可以檢測樣本的化學成分和化學結構,還可判定細胞內的值。
【磁屏蔽】磁共振成像設備的輔助裝置之一。磁共振設備中,把磁體外部的邊緣磁場規範到額定範圍之內的裝置。依屏蔽的方式可分為主動屏蔽與被動屏蔽,前者又稱有源屏蔽,後者又稱無源屏蔽。目前,磁屏蔽的主流趨勢是主動屏蔽方式。
【磁致伸縮換能器】超聲學檢查設備的組件之一。使用磁致伸縮材料作換能材料製成的換能器。在磁致伸縮材料所構成的磁路周圍繞以線圈,當線圈中通過交變電流時,所產生的交變磁場導致處於磁場中的磁致伸縮材料發生交變應變,換能器的振動麵就向外輻射聲能。當交變電流的頻率等於換能器的固有頻率時,換能器的振幅最大,發射聲功率也最大。這類換能器工作時需要施加一個恒定的偏磁場來調整它的工作狀態,以克服倍磁效應並提高發射效率。這可用在線圈中通以直流電流,或在磁路中嵌入或粘結永久磁鐵的方法來實現。實用中有矩形(窗式)和環形(管式)兩種。
【磁致伸縮效應】物理學術語。鐵磁材料在外磁場作用下產生彈性應變的現象。應變與磁場極性無關。這一效應包括其逆現象,即機械應力使鐵磁材料內產生磁感應變化的現象。具有此效應的材料稱為磁致伸縮材料,包括金屬鎳、鐵鈷釩合金、鋁鐵合金和鐵氧體等。使用此類材料作換能材料製成的換能器,稱為磁致伸縮換能器,可用於超聲學檢查等。
【穩態】磁共振成像術語。磁共振成家中,經射頻脈衝激勵後的弛豫過程中使橫向平麵有殘餘矢量存在的狀態。一般使用非常短的重複時間,使短於組織的和值時,可使橫向磁化矢量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相。這樣值長的組織在橫向即存有磁化矢量,藉之可形成組織間對比。這種技術常用於快速梯度回波成像。
【穩態進動快速成像】磁共振成像方法之一。屬於梯度回波序列。磁共振成像中首先形成最大橫向相關共振,然後采用小翻轉角激發脈衝,用梯度反轉產生場回波取代常規所用180度脈衝的成像方式。主要用於加權成像。
【管腔擴張度】放射學術語。X線雙對比造影檢查中,管腔(如胃)由氣體充分且適度擴張的程度。“適度”的主要標誌是縱行的粘膜皺襞應基本展平,管腔內的鋇劑能隨體位變動而在腔內流動。
【鼻角角】放射學術語。頭顱X線測量內容之一。在標準側位片上,鼻骨縱軸線與顱骨縱軸線形成的夾角。鼻顱角小於正常值下限為異常,見於顱底部(軟骨)發育不全等先天異常,少數為鼻骨的外傷或術後粘連所致鼻骨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