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十四畫(1 / 3)

【靜電X線攝影】X線檢查方法之一。利用某些半導體材料的光敏導電特性和靜電原理進行的X線攝影,是一種非銀鹽的成像技術。靜電X線攝影包括:幹板X線攝影(硒靜電X線攝影八離子攝影、靜電圖像轉移、逆轉電場法攝影、加濃法攝影等,以幹板攝影應用的較多。除了節省銀鹽消耗外,靜電X線攝影具有“邊緣效應”,可增強圖像的對比和結構邊緣的勾畫。靜電X線攝影的輻射劑量較大,影像層次少,目前已趨於淘汰。

【靜電偽影】這300磁共振成像術語。磁共振成像偽影之一。由於病人的尼龍衣褲、尼龍襪以及有些毛毯產生靜電,幹擾了從信號產生的偽影。表現為圖像內出現不同信號強度交替的間隔帶,有時表現為圖像信號很暗。

【靜脈心血管造影】X線檢查方法之一。直接穿刺外圍靜脈,快速注入對比劑,獲得心髒大血管影像的檢查方法。此法適於不宜作導管插管的病例,操作簡單,但顯影密度不高,解剖結構重疊,應用限度較大。

【靜脈尿路造影】X線檢查方法之一。經靜脈注入對比劑,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腎並經腎髒排泄,使腎盂、腎盞及輸尿管、膀胱顯影並粗略反映腎實質密度變化的檢查方法。可分常規法和大劑量靜脈滴注法。常規法事先要壓阻兩側輸尿管,後取一定時間間隔攝平片或體層照片、立位片;大劑量法不需腹部加壓,用於不適於常規法或常規法不滿意者。靜脈尿路造影可用來顯示腎及腎盂、輸尿管各類先天畸形、尿路積水、尿路結石(定位)、泌尿係結核及部分泌尿係腫瘤的診斷。此外,還可據其顯影時間估價腎的排泄功能。目前仍作為臨床常用的X線檢查方法之一。

【靜脈賢孟造影】X線檢查方法之一。傳統的泌尿係X線檢查方法之一。將20水溶性碘對比劑推注入靜脈,然後在病人雙側輸尿管處加壓,於注射後5分、15分、30分拍腎區照片,待雙側腎盂顯影滿意後鬆開腹部壓迫,攝泌尿係全程照片。為了提高腎盂顯影程度還可采用雙劑量法,即注射40對比劑。靜脈腎盂造影可以顯示腎盂及輸尿管與膀胱,在實質期還可顯示腎實質。除形態學信息外,還可用於評價腎的功能。靜脈膽係造影可直接使膽道係統顯影,但目前用於靜脈膽係造影的主要是離子型水溶性碘劑。此類對比劑的副反應較多,故目前常於超聲等無創或創傷性較小的檢查後選擇性地座用。

【靜脈造影】X線檢查方法之一。令靜脈內充盈對比劑,使靜脈係統顯影的檢查方法。靜脈係統內流動的是回心血流,為使靜脈係統顯影,依對比劑進入靜脈係統的方式,可分為順行性靜脈造影與逆行性靜脈造影。順行性靜脈造影係經動脈係統注射對比劑,於對比劑循環達到靜脈係統時攝片。逆行性靜脈造影係於欲查靜脈遠側的靜脈內注射對比劑,於對比劑回流到欲查靜脈時鑷片。兩類靜脈造影在應用於不同部位的檢查時的指征和方法又各異。

【靜脈期】放射學術語。血管造影中,顯示興趣結構內靜脈影像的期相。常規方式的動脈造影中,靜脈期是實質期之後顯示的期相。該期相的特征是毛細血管充盈的影像消失,靜脈依次充盈。順行性靜脈造影觀察的即是動脈造影的靜脈期。

【靜脈寞造影】X線檢查方法之一。頸動脈造影時,於靜脈竇期可獲得靜脈竇的影像,但靜脈竇造影一般係指將對比劑直接注入上矢狀竇並使之顯影的檢查方法。可采用靜脈竇穿刺,經頸靜脈插管等方法。靜脈竇造影主要用於顯示靜脈竇血栓、畸形血管及引流情況。

【裁斷偽影】磁共振成像術語。設備偽影之一。表現為在解剖邊緣區,例如兩種組織的界麵(顱骨與腦表麵,脂肪與肌肉間,脊髓與腦脊液之間等)出現條帶狀偽影並重複出現。該偽影隨著離開邊緣的距離增加而逐漸消失,主要見於頻率編碼方向上。該偽影是在從隻信號突然躍遷時,由於采集矩陣小引起傅立葉變換受到限製造成的。

【赫茲】物理學術語。頻率單位,用周7秒表示。影像學設備通常應用兆赫作為頻率單位。介入放射學用栓塞材料。乙烯醇的均聚物,通過聚乙酸乙烯酯的醇解得到。173100可製成粒狀和海綿狀使用,海綿狀具有多孔結構,彈性好,吸水性強,浸泡於鹽水中可擴大到原體積的10倍以上,用蒸氣消毒不發生降解。能誘導新鮮血凝塊形成,數月後成為含有纖維組織及部分鈣化的血栓,不吸收,對人體無毒,可用於永久性栓塞。

【聚乙烯球囊導管】介入放射學器材。由聚乙烯作球囊材料的球囊導管。球囊的順應性較小,可耐較高壓力,球囊不易變形和破裂。但是聚乙烯球囊壁比較厚,球囊剖麵,即球囊癟縮後的剖麵直徑大,不利於小血管內成形。

【聚焦超聲治療】超聲學術語。將超聲聚焦係統與聯合應用的腫瘤治療方法。利用超聲聚焦係統使腫瘤局部增溫,利用溫度敏感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來監測病灶加溫後的溫度,用以調節局部溫度。同時,可清晰地監視病灶及病灶周圍的一些變化。

【模擬數字轉換器】影像學設備組件之一。數字成像方式中,把來自各類傳感器、接收器的模擬時域信號轉換為孤立的數字陣列的裝置。模擬數字轉換器的效率表現為轉換速度、轉換精度和動態範圍。當采樣頻率高於連續的時間信號最高頻率兩倍以上時,經采樣得到的離散的時間序列可以完全恢複固有的時間相關性信號,不丟失信息。器的轉換速度決取於影像載體(傳感器、接收器)采集的影像信號特征。

【播擬彩像】影像學術語。影像學檢查中,任何由密度、灰度、輝度、信號強度等變量的差別而顯示的可識別的影像均稱為模擬影像。常規X線攝影中,X線穿透投照的部位,受到穿行軌跡上組織結構的不同程度的衰減後投射到X線膠片上,使膠片上的感光成分發生與局部射線強度一致的光化學反應,經過顯、定影處理後呈現不同的灰度或膠片密度。這些不同的灰度組合即為可識別的相應組織的“影像”。事實上,膠片上不同區域的灰度是相應區域接受的射線強度的模擬,或者從另一個角度講,是相應區域對應的射線穿行軌跡上組織結構對射線衰減程度的模擬。同樣的道理可以解釋圖像的密度亦為局部組織結構對射線衰減程度的模擬,灰階超聲圖像的輝度為聲束透射的組織結構回聲質地的模擬,從尺圖像的信號強度為組織結構內的氫質子於外磁場中被射頻信號激勵後弛豫時間的模擬。數字成像方式中,盡管所有像索反映的信息均已被數字化,但由數字矩陣表示的信息缺乏“空間”的形態學印像,故均經數字-模擬轉換,以密度、灰度、由度、信號強度等變量重建為模擬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