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高等教育要全麵貫徹科學發展觀,切實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的戰略部署,現就今後一段時期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全麵提高教學質量的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和管理1.切實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學校要高度重視教學工作,加大教學投入,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采用各種措施確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學質量工作落到實處。要把教學質量作為考核學校黨政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重要指標。要加強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組織建設,完善由校長負責、教務處牽頭、院係為基礎、各職能部門協調配合的本科教學管理組織體係。
2.按照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製度建設。正確處理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之間的關係,進一步加強和推動各項教學管理製度建設。通過製度建設,進一步樹立全員育人思想和好的教風,規範教師與管理人員教書育人活動和崗位職責,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端正學風,調動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對課堂、實驗、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教學各環節的管理,保證正常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
3.進一步加大對教學工作的經費投入,切實保證教學工作所需的各項經費。要按照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幹意見》(教高[2005]1號)的有關規定,調整經費支出結構,加大對教學工作的經費投入,切實保證教學工作必需的各項經費。要進一步加強對實驗實踐、圖書資料等教學基本條件的投入,加大對教學改革所需經費的支出力度。
4.樹立科學的質量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麵發展。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高等學校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定位,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要切實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大學教育全過程。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著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大學生,要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二、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專業結構調整5.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合理設置學科專業。要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加大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監測預報製度,定期發布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需求狀況,引導高等學校及時設置、調整專業和專業方向,密切與社會用人單位的聯係,培養滿足國家經濟社會需要的各種專門人才。要根據國家對各專業建設的要求,在進一步拓寬專業口徑的基礎上,大力倡導在高年級靈活設置專業方向。要大力培育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本科專業,加大建設力度,逐步形成專業品牌和特色。設置新的本科專業,要進行科學論證,嚴格履行必要程序,充分考慮職業崗位和人才需求,要有成熟的學科支撐,符合學校的辦學目標和辦學定位,擁有相配套的師資條件、教學條件和圖書資料等,並投入必需的開辦經費,加強對新設置專業的建設和管理。
6.密切與產業和行業的聯係,加強緊缺人才培養。高等學校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相關產業和行業對專門人才的實際需求,加強緊缺人才培養工作。要加強與產業和行業的結合,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和企業的作用,加大緊缺人才培養力度,為產業部門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采取政策引導、信息發布、行政規範等多種措施,加強對特殊專業的宏觀調控和管理,保護特殊專業、國防急需專業、麵向艱苦地區和行業的專業,扶持和培育國家急需的新興專業。
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加強大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7.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係。要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繼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麵的改革,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將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為學生提供符合時代需要的課程體係和教學內容。要大力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因材施教。要優化課程結構,構建以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相結合、有利於學科交叉與融合的課程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