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碰到一些人工作起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每日裏不知忙成什麼樣子,可謂“後腳跟踢著後腦勺”,忙得團團轉,不能說不辛苦,也不能說不盡心敬業。但是,其結果卻又往往是事倍功半,常常將事情搞得雜亂無章,亂作一團。
而且,越是如此徒勞無功的管理者,勞動量就越是繁重,整日裏像被鞭子抽打著不停旋轉的陀螺,隻是不住地轉個不停。而如果你問他到底在忙什麼,恐怕他會目瞪口呆,衝你尷尬一笑地說一句:“誰知道呢,反正是整天忙得不可開交,忙著總比閑著好。”
然而,事實上,他忙著倒比閑著糟得多。管什麼也管不好,恰似黑瞎子掰玉米,掰一個掉一個。眉毛胡子一起抓,最終也是抓得一塌糊塗,這樣的管理者是不高明的。
有些管理者似乎生怕自己權力太小太少,無論大事小事都極力想去看一看、管一管。好像他不去告訴別人,別人就不知道怎樣去做似的。又像是擔心不經常過問一下雜事,別人就會忽略了他的存在似的。
有這種想法的人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如果擔心自己權力少或權力小而去狠抓瑣碎的具體事,勢必會使其他人無所事事,成了混飯吃的多餘人物,他自己則孤獨地一個人轉個不停。倒是別人優哉遊哉地呆在一旁,像是觀眾。雖也不住拍手叫好,心中又怎會把你放在眼裏,記在心上呢?更不消說,因為你搶去了其他人該幹的活,相當於剝奪了他的職權,反過來,他們又會聯合起來掣肘,你本來是想多撈些權力握在手裏,最終卻落得許多空頭的權力,費盡心機,勞累一場也隻會使自己的威信降低,原來的權力也相應隨之下降,真可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也許有的管理人員,是因為擔心露麵少而會被別人忽視才奮力找事兒幹的,但那樣的話,就更是大錯特錯了。因為你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高低不在於你露麵的多少,而在於你的頭腦、才智和能力以及你自身內在的精神氣質。
一個管理人員如果事無大小,事必躬親,和下屬見麵的時間機會雖然增多,但同時,也必然將自己的不足更多地暴露於眾目之下。中國有句古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暴露愈多,愈是失去了作為管理者所必不可少的潛在威懾力,愈是擔心別人遺忘自己,愈是很快地被人忘卻了。如果擔心自己權力少或權力小而去狠抓瑣碎的具體事,勢必會使其他人無所事事,成了混飯吃的多餘人物,他自己則孤獨地一個人轉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