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1 / 3)

跟-我-讀WEN文-XUE學-LOU樓

記住哦!

回到玉芙殿後,我將四周宮人屏退,忙不迭取出崔思淼給我的《經綸殿閑抄》翻閱起來。

果不其然,這本《閑抄》非但載有仁德十七年漕銀虧空案的始末,還將梅賢的生平原原本本的記錄下來。

梅賢原是世祖朝的狀元,後入崇文殿任任秘閣校理。世祖皇帝十分欣賞他的才華,三年後,他便成為許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工部侍郎。梅賢為人剛正不阿、清正廉潔,不與朝中黨派蠅營狗苟,深得世祖器重。

三十歲時,升任工部尚書,並娶孝懿長公主。在他任上,土木興、器物利、渠堰通,營繕有度,開源節流,省下許多不必要的開銷,使得國庫充盈,賦稅減輕,百姓無不稱讚他是難得一見的好官。

世祖駕崩後,世宗登基為帝,任命梅賢為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其時,世宗中意皇九子裴昀,欲立他為太子,遂命裴昀拜梅賢為師,並與梅賢剛出生的孫女梅知雪立下婚約。

仁德十七年春,燕國率十萬大軍壓境,梅賢深入敵營,以一人之力勸退燕軍,燕國大將拓跋修對他心悅誠服,奉為上賓。燕國自此與許國修好,不犯邊民,通互商市。

同年秋,淮安有饑民嘩變,淮安漕運總督府上報,稱當年漕運不及,糧食沒有按時到位。世宗派人徹查後發現竟有人貪汙漕銀,虧空之數不下三十萬兩,便令梅賢親自總理此案,派專人調查,勢必要抓出國之蠹蟲。

不久後,梅賢被人發現於家中服毒自盡,留下遺書一封。書中,他承認自己就是漕銀虧空案的主謀,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並交代涉案官員二十九名,大多是他的同窗與門生,其中就包括了崔思淼。

世宗龍顏震怒,將梅家滿門抄斬,涉案官員也是死的死、貶的貶、流放的流放。之後,世宗立皇三子裴越為太子,即為先帝。而皇九子裴昀則因梅賢一案而受到牽連,封為蜀王,遠離京城。

仁德十八年,世宗駕崩。皇三子裴越登基稱帝,是為成帝,改元建武,尊生母柔妃為皇太後。

讀到此處,我不禁心潮澎湃,腦中思緒萬千。今日種種與過往種種交織在一起,堪堪是個剪不斷理還亂,教我既透徹又疑惑。

記得希音曾與我說過,他之所以遠走他鄉、遁入空門,全然因為他的父親與授業恩師不和。當時我一無所知,他的講述有所保留也情理之中,如今一切都已然清楚。梅賢服毒自盡,梅家滿門被抄,他因此不招世宗皇帝待見,小小年紀便領了封地稱王。

我靜心思量許久,大致整理出了一些疑點。

首先,漕銀虧空案的主謀是否當真是梅賢?根據崔思淼的手記,梅家抄家時並未發現巨額財物,倘若梅賢果真是主謀,那麼三十萬兩的巨款他用在哪裏了?倘若他是受人誣陷,真正的幕後黑手又是誰?

其次,就算梅賢當真私吞漕銀,那也不至於到這麼諱莫如深的地步吧。曆朝曆代的巨貪舉不勝舉,比他猖獗的大有人在,為什麼隻有他幾乎是被除名曆史了呢?思前想後,我以後多半是幕後黑手為了遮掩真相而故意為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梅賢與我究竟是什麼關係?那本名冊又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呢?

隻要將這些問題的答案弄清楚,一切謎團便都能解開。然而,此事已經過去十多年,江山幾度易主,要將一樁塵封已久的舊案重新翻出來尋找真相,談何容易?

這廂我仍在沉思之中,安安神神秘秘地捧回一個盒子,頗為緊張地關上殿門,這才如釋重負地舒一口氣,道:“嚇死奴婢了。

我不動聲色地將《閑抄》收進玉枕下,清了清嗓子問道:“出什麼事了?”

安安心有餘悸道:“方才於大人攔著奴婢,非要奴婢將這盒子打開給他檢查。奴婢再三申明這是娘娘要的東西,旁人輕易碰不得,他才將信將疑地放奴婢進來。”

我定睛細看那盒子,心中驀然一動:“這盒子裏是什麼東西?”

安安將盒子奉上,道:“今日下了早朝,奴婢好不容易見著蜀王殿下一麵,娘娘的意思奴婢已轉達給殿下。殿下今日便要啟程離京,他讓奴婢將這個盒子交給娘娘,說娘娘看了自然會明白。”

我的心口登時跳如擂鼓,連伸出去接盒子的手都忍不住微微顫抖,我深深吸了口氣,屏息將那盒子打開。

一刹那,一抹盈盈暖光映入眼簾。那光粉中帶紫,若春暉靈動,教人挪不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