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早戀恐懼症更可怕(2 / 2)

在現實生活當中,一些長輩害怕孩子過早地踏入“戀愛”的禁區,就以“早戀”的種種危害來向他們示威,讓他們從心理上對早戀產生恐懼感。有關心理專家指出:“早戀恐懼症”比“早戀”更可怕。劉晰害怕男生的眼光,害怕同他們說話,接到男生的字條更是心神不寧,這種恐懼心理已嚴重影響到她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需要馬上進行調適。

如何應對早戀恐懼症

那麼,上述事例中的劉晰怎樣才能“脫敏”呢?心理專家指出:首先要讓劉晰轉變觀念,在方麵,她的父母應該起著關鍵的作用。劉晰回家後,要與自己的家長多交流和溝通,讓媽媽明白給女兒灌輸的觀點已給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媽媽要慢慢糾正自己對男女生交往的錯誤看法,認識到社會在進步,男生女生之間來往其實是蠻簡單正常的事情,男女同學也是可以經常談心的,隻是被她的父母想象得複雜了。

分析指出:如果說中學生談戀愛妨礙學習,那麼比起患“早戀恐懼症”帶來的對心理健康的傷害,哪個更可怕呢?事實上,完全禁止異性同學交往而造成的危害,比真正早戀帶來的危害更大!

此外,劉晰也要與其同齡人之間多溝通,也需要同齡人的心理安撫。從大量的心理谘詢案例可了解到,大多數中學生其實並不想陷入早戀,關鍵是,不想早戀的少男少女,也非常需要異性交往,在異性交往的實踐中,他們才能夠知道,怎樣做才能避免早戀。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重要的是把握分寸,隻要“發乎情,止乎禮”,男女同學間正常的交往是有利於身心健康的。

對於劉晰的情況,心理專家給她開出了心理治療方麵的處方:每周與男生聊天兩次,每次不少於20分鍾。事實證明,男女生接觸並不可怕,除了早戀,男女生之間還有真誠的友誼。同齡人之間的心理安撫是最有效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劉晰基本上已經克服了自己焦慮的情緒。對此,她還說:“原來,男生也並不可怕,他們真是像我的哥哥、弟弟一樣,對我的弱點看得一清二楚,在學習上和生活中都給我很大的幫助和啟發,和他們在一起,我感到很安全、很開心。”她又說,“從此,我就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安心地搞好自己的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