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十二洪捶(1 / 3)

十二洪捶是形意門內流傳較廣的優秀傳統套路之一,被前輩先賢們所推崇和珍視。內容由五行拳、十二形拳的部分精萃動作組合而成,拳術技法變化較大,講求勁力較多,拳勢勇猛迅疾,既有硬打硬進的風格,又有指前打後的靈活多變,為形意拳中講求實戰效果極強的一套拳。由於師承不同,演練技法和風格亦不相同,而尚式十二洪捶沒有掌指動作,完全是以拳法為動作的內容,但總的來說,均是以講求實戰為目的。

整套拳共分兩趟,合計四十二式,往返進行演練,長期習練對掌握實戰技法有很好的幫助。

一、動作名稱

1.起式2.懶龍臥道3.左順步炮拳4.左轉身穿捶5.右轉身穿捶6.上步右崩拳7.順步左崩拳8.斜撤步掩肘9.進步右馬形10.進步左馬形11.原地翻身右蓋肘12.上步左順式崩拳13.轉身提步束身(金雞上架)14.上步右挑打(金雞報曉)15.進步左劈拳16.進步右劈拳17.白鶴亮翅18.退步左順式炮拳19.進步右劈拳20.上步抖翎21.鷹鷂回頭22.懶龍臥道23.左順步炮拳24.左轉身穿捶25.右轉身穿捶26.上步右崩拳27.順步左崩拳28.斜撤步掩肘29.進步右馬形30.進步左馬形31.原地翻身右蓋肘32.上步左順式崩拳33.轉身提步束身(金雞上架)34.上步右挑打(金雞報曉)35.進步左劈拳36.進步右劈拳37.白鶴亮翅38.退步左順式炮拳39.進步右劈拳40.上步抖翎41.鷹鷂回頭42.收式

二、動作講解

1.起式

(1)身體成自然立正姿勢,

目視前方。

(2)雙掌同時抓握變拳,右拳向前、再向裏弧形擺扣,拳心斜朝右下方;同時左拳向左前上方弧形擺動至胸平後再扣腕扣拳,向裏擰轉小臂,拳心朝外,停於胸前,目視右拳。

(3)右拳擰轉回拉至右腹側,拳心朝上,左拳同時從右肘裏側邊向外擰轉邊向前下方衝出;同時屈膝右擰身,左腳向前邁一步,姿勢低於三體式樁步,上身微向前傾,成前四後六式樁步,目視左拳前方。

●動作要點

兩拳要先慢後快,先柔後剛,出拳與上步要同時完成,勁力在瞬間爆發出。

2.懶龍臥道

左拳向裏扣腕,拳心向下,右拳從左腕上向前下方斜衝擊,虎口朝上;同時右腳側經左腳向前橫踩,目視右拳前方。

●動作要點

扣腕、衝拳、上步三動作要快速連貫。

3.左順步炮拳

右拳向上擰轉滾撥至右額前,拳背貼右額角,拳心朝外,左拳向前上方擰轉衝出,虎口朝上,拳高與胸齊;同時左腳向前趟進一大步,右腳隨之跟進,成三體式樁步,目視左拳前方。

●動作要點

以上三式動作要一氣嗬成,快速連貫勁力順達;趟步要遠,炮拳要借趟步抖腰之力完成,右拳上架要有滾翻勁,亦化亦架,不能硬接硬架。2、3兩式又稱“鷂子束身入林”式。

4.左轉身穿捶

(1)身體邊向左轉邊向後撤步,同時,左小臂屈肘向裏擰轉,左拳貼左肋向身後方穿出,虎口朝下,拳心朝後,右拳同時下落翻扣至胸前,拳心朝下,目視左拳前方。

(2)右腳向前上一步,同時,右拳從左臂下向前擰轉鑽出,拳心朝上,拳高與眉齊,左拳同時裹肘外擰回拉至腹左側,拳心朝上,目視右拳前方。

(3)以兩腳跟為軸向左轉身,同時,左拳再貼肋向裏擰轉,並向身後方穿出,拳心朝後,右拳同時向上、向裏卷腕扣拳,拳心朝下落於胸前,目視左拳前方。

(4)右腳向前上步,同時,右拳從左臂下向前擰轉鑽出,拳心朝上,拳高與眉齊,左拳同時裹肘向外擰轉、回拉至腹左側,拳心朝上,目視右拳前方。

●動作要點

前後穿拳、轉身與上步要圓滑順暢,動作要先慢後快,此式為指前打後技法,要有前後相顧之意。

5.右轉身穿捶

(1)身體向右後方轉動,右腳向後退撤一步,同時,右小臂向裏擰轉屈肘,右拳貼右肋向身後方穿出,虎口朝下,拳心朝後,左拳同時卷扣至胸前,拳心朝下,目視右拳前方。

(2)左腳上前一步,同時,左拳從右臂下向前擰轉鑽出,拳心朝上,拳高與眉齊,右拳同時裹肘外擰、回拉至腹右側,拳心朝上,目視左拳前方。

(3)以兩腳跟為軸向右後方轉身,同時,右拳再貼肋向裏擰轉,並向身後方穿出,拳心朝後,左拳同時向上、向裏卷腕扣拳,拳心朝下落於胸前,目視右拳前方。

(4)左腳向前上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同時,左拳從右臂下向前擰轉鑽出,拳心朝上,拳高與眉齊,右拳同時裹肘向外擰轉、回拉至腹右側,拳心朝上,目視左拳前方。

●動作要點

前後穿拳與轉身上步要圓滑流暢,動作要先慢後快,剛柔相濟。

6.上步右崩拳

左拳向下微沉至胸平,右拳

經胸向前鑽至左肘處,再沿左小臂向前擰轉崩出,拳高與胸平,左拳同時擰轉回拉至左腹側,拳心朝上;同時,右腳盡力向後蹬,左腳向前趟進一大步踩落,右腳隨即跟進,成崩拳步,目視右拳前方。

●動作要點

崩拳與趟步要同時完成,勁整勢猛。

7.順步左崩拳

身體向右微轉,同時,左拳擰轉向上鑽至右肘窩處,小指側拳眼朝上,目視前方。

(2)右腿屈膝盡力向後蹬,左腳借勢貼地盡力向前趟進一大步踩落,右腳隨之跟進半步;前趟同時,左拳貼右小臂上向前擰轉崩出,虎口朝上,拳高與胸平,同時,右拳擰轉回拉至臍右側,拳心朝上,目視左拳前方。

●動作要點

左拳與左腳為順式,亦要順肩、順胯,並要同時完成,力達拳麵,如箭射物,要有穿透力之意。

8.斜撤步掩肘

右腳向左腳後45°夾角撤步,左腳隨即跟撤至右腳踝前;同時,左拳擰轉、弧形回拉至胸前,虎口朝前,右拳同時稍上抬,拳心朝上,目視前方。

●動作要點

掩肘時要有滾壓勁,此式為顧法。

9.進步右馬形

(1)左腳向右斜前方上一大步,右腳隨之收提至左腳踝處,成右提步式;兩拳同時由前向下、向右、再向上貼身弧形卷腕擺動,拳心朝上,目視右前斜上方。

(2)左腳向後蹬,右腳借力向右斜上方趟進一大步踩落,左腳隨之跟進,成炮拳步;同時,兩拳向裏卷腕扣拳,向前抖腕衝撞,目視兩拳前方。

●動作要點

上步與扣腕動作要連貫,衝撞要借趟步之勢抖腕前衝,卷腕扣拳為防顧對方來拳。腳踩如踩毒物,要快、狠、穩,上有兩拳衝擊,下用腳踩對方腳麵,上下齊攻,猶如烈馬踐踏、衝撞之勢。

10.進步左馬形

(1)右腳向左斜前方上一大步,左腳隨之收提至右腳踝處,成左提步式;兩拳同時由前向下、向左、再向上貼身弧形卷腕擺動,拳心朝上,目視左前斜上方。

(2)右腳向後蹬,左腳借力向左斜上方趟進一大步踩落,右腳隨之跟進,成炮拳步;同時,兩拳向裏卷腕扣拳,向前抖腕衝撞,目視兩拳前方。

●動作要點

與第9式進步右馬形相同,唯左右動作相反。

11.原地翻身右蓋肘

(1)左腳尖向裏扣,身體向右轉,同時,左拳擰轉回收成立拳掩肘式,拳眼朝前,右拳不動,目視前方。

(2)身體繼續向右轉動,右拳借轉身之力從上向前弧形蓋壓至腹前下方,拳心朝上,力達右小臂下側,左拳同時貼肋回收至腹左側,拳心朝上,上身微向前傾成前四後六式樁步,目視前下方。

●動作要點

轉身時以兩腳跟為軸,蓋肘與轉身要同時完成,勁力在瞬間爆發出。

12.上步左順式崩拳

身體向右微轉,同時,左拳擰轉向前鑽至右肘窩處,小指側拳眼朝上,右腿屈膝盡力向後蹬,左腳借勢貼地向前趟進一大步踩落,右腳隨之跟進半步,前趟同時,左拳貼右小臂上向前下擰轉崩出,虎口朝斜上,拳高與腹平,同時右拳擰轉回拉至臍右側,拳心朝上,目視左拳前方。

●動作要點

左拳崩出與趟步要同時完成,左拳擊打對方腹部,腳踩對方腳麵,上下齊攻,勇猛快速。

13.轉身提步束身(金雞上架)

(1)左腳尖向裏扣,同時,向右轉體長身,右拳同時向身右上方擺動,拳心朝前,左拳擰轉回收至左胯前,拳心朝上,目視右拳。

(2)右拳屈肘向下貼身斜插至左胯旁,拳心朝下,左拳同時向右肩上穿出,成左臂外右臂裏,交叉在身前;同時左腳經右腳前向右腳外側蓋步,右腳隨之提靠於左腳踝處,成右提步下蹲式,目視右肩前方,此時方向已調整,成原前進方向。

●動作要點

穿插拳與束身、蓋步要同時完成,渾身猶如彈簧壓縮在一起蓄勢待發,此式又稱金雞上架。

14.上步右挑打(金雞報曉)

右腳借左腳蹬力向前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