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特點及滋補原則
春天陽氣初生,大地複蘇,萬物生發向上,身體也會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產生微妙變化,皮膚會感覺幹燥,流行性感冒發生頻率居高不下……中醫認為,春天的氣息有生發、舒展的特性,人體內的陽氣經過漫長冬季的蟄伏、收斂之後,會靜極思動,產生向上、向外發散的動力,這時候,身體的新陳代謝非常旺盛,每天似乎都會感覺身體充滿活力,輕盈靈巧。《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春季的保養原則是“春季養陽”,在飲食方麵就是要多吃能溫補陽氣的食物。
春天要注意養肝,“春應於肝,肝性喜舒暢”。春季肝主人體陽氣升騰,如果肝功能受損,會導致全身氣血紊亂,使其他器官受幹擾而致病。酸味入肝,春季肝主人體陽氣,如果再攝入過量的酸味,就會造成肝氣過旺,所以春季進補應該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味食物,以滋補肝脾兩髒。另外,春季進補要順應春生之氣,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尤其是早春仍有冬天的餘寒,多吃蔬菜有疏散風寒的功效,還能殺菌。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就能健康,春季還應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菌類等,目的是養陽斂陰,養肝護脾。
此外,春季應忌吃羊肉、狗肉、鵪鶉、蝦及辛辣物等食物。
主料:草菇、猴頭菇、滑子菇各50克,雞湯400克。
輔料:幹口蘑、冬菇、冬筍、油菜、枸杞各少許。
調料:蔥段、薑片、鹽、蠔油各5克,味精、水澱粉各少許。
做法:
1.將所有主料洗淨,焯水備用;口蘑、冬菇均泡發,冬菇去蒂;冬筍洗淨,切片;油菜清洗幹淨;枸杞泡洗幹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炒香蔥段、薑片,加雞湯,下入主料、口蘑、冬菇、冬筍、蠔油,大火燒開後,小火燉2分鍾,出鍋前加入油菜、枸杞、味精,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特點:口味清鮮滑潤,色澤美觀。
提示:
此湯適合減肥者食用(如用水替代雞湯效果更佳),還有防癌、抗癌、利腦等作用。
蘑菇中易存沙子,應多清洗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