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春閨夢裏人(1 / 2)

及至幾人入了花廳,大爺天仁二爺天孝已在花廳等候了,宜修側臉望去,大爺年長柔則五歲,今年已經二十二了,身著淡白色的儒服,斜長細眼,高挑眉毛直入鬢稍,堪堪在上嘴唇長出少許胡須,看上去甚是溫和,如今在大理寺謀了一個空缺;二爺堪堪小大爺三歲歲,自幼喜愛習武,身形較大爺更為結實些,虎目劍眉,一身騎馬裝越發顯得身形矯健,氣度不凡。

幾人見過禮,因老爺近日出了公差去杭州,主位便空著,大爺二爺坐在了左手側,柔則與宜修沿右側坐下,李姨娘照舊立在夫人身後。夫人開口道:“今日是柔則生辰,咱們一家人也在一起聚一聚,熱鬧熱鬧罷。”大爺便起身道:“愚兄賀妹妹芳誕,願妹妹平平安安,順順心心。”二爺也起身舉杯道:“我願妹妹越長越漂亮,早日嫁得好夫婿。”“哥哥。。。”柔則已是羞紅了臉,目含嗔怪。“哈哈,妹妹早就及鬢了,已經是大姑娘了,母親可定要為妹妹挑得佳婿,到時候母親可要先告訴我,我必定要去看看哪家的公子這般有福氣,討得我妹妹這般聰明可愛端莊大方,世間少有的佳人。”“母親,你看二哥。”柔則扯著太太的手輕晃,撅著嘴巴似乎要讓母親替自己討回做主。“二弟,慎言。”大爺回頭看著弟弟,嘴上說著慎言卻是麵目含笑。夫人也是笑著拍著柔則的手。宜修看著這其樂融融的一家,似乎隻有自己是多餘的。她的嘴角也扯起一個笑容,保持著謙卑端莊的摸樣。

待到晚膳用畢,夫人歪在炕上對坐在地下炕幾的宜修說:“好了,你去看看你姨娘吧,她也累了一天了。”“服侍夫人替夫人分憂本就是姨娘該做的,有什麼累不累的,況且今日是姐姐的生辰。”宜修起身道。“好了去吧。”宜修道了萬福,退了出來。

及到後麵的一個小廂房裏,李姨娘已經換過衣服窩在靠窗的臥榻上,手裏捧著一本書就著蠟燭光細看。茯苓站在床邊鋪床,百合正在給書桌旁的一簇驅蚊草澆水,一回頭看見宜修打著門簾進來,急忙迎了上來.李姨娘看見宜修進來放下手中的書,卻是一本《本草綱目》,起身道:“二姑娘,怎麼這麼晚了還過來,當心晚了路不好走。”宜修上前扶著李姨娘又坐下道:“姨娘歪著便是了,又起來做什麼。姐姐再陪夫人說話,一會我們一起走。”頓了一下又道:“宜兒可是做了什麼惹姨娘不快了,姨娘這般不待見我,怎的一來便要趕我走。宜兒這般討人嫌,還是走好了。”說著便轉身假裝嗚咽便要離去。李姨娘一把扯出宜修道:“怎會!天下怎麼會有厭煩自己女兒的母親,我是巴不得你來的。”宜修這才回頭喜笑顏開的窩在李姨娘懷裏。李姨娘婆娑著宜修的頭歎了口氣道:“隻是你也年紀不小了,上次是老太太孝期不能參選秀女,,這次必定得參加,我是小家小戶出來的幫不上你什麼忙,隻盼著你與夫人多多親近,能讓你有個好歸宿。”宜修抬起頭堆起笑容道:“姨娘寬心,我也是朱家的女兒,夫人也是我的母親,我的姑母也是當今德妃娘娘,難道還能嫁給瞎子瘸子不成。”“唉,到底是庶出的女兒。。。都是姨娘連累了你。”宜修輕晃著李姨娘道:“姨娘可莫要再這般說了,姨娘是最好的姨娘,宜兒很高興。”李姨娘看著眼前這個眉目如畫的女兒,不忍再說什麼,於是收起一臉的哀愁,陪著宜修說著體己話。

且說這邊太太與柔則母女,“柔則,過完年你跟你妹妹便要入宮選秀女了,你是怎麼想的?”“娘~~·”柔則拉長了音吧頭埋在太太的懷裏不肯說話。“柔則,你生性純良,又柔弱,你父親又隻有娘跟你李姨娘兩個人,娘是在不忍心你進宮去,娘隻盼著你能找到一個懂你疼你的好夫君。”朱夫人摸摸女兒的頭,“娘過幾日便帶著你與你妹妹入宮給德妃請安。”“知道了,娘。”柔則溫順的答道。

五天以後,姐妹二人隨朱夫人入宮給德妃。想起柔則對她說的:“妹妹,德妃是我們的姑母,最是溫柔善良的,你見了她莫要害怕,按著規矩來便是了。”宜修這是第一次見到宮妃,手心不由有些冒汗。“都起來吧,自家人跪著做什麼。夫人坐吧。”這個聲音溫和沉靜,甚是悅耳。宜修想著,德妃娘娘一定是位溫柔細致的美麗女子。“這就是宜修,比柔則小上一歲。”宜修聽見夫人如是介紹。“抬起頭來。”宜修抬眼望去,身著象征當朝一品夫人宮裝的德妃娘娘,氣度雍容華貴的坐在上首,盡管她已經三旬好幾,然而歲月似乎並未給她的臉上留下過多的痕跡,隻是眼角有幾道細細的皺紋提醒著別人她也是在宮廷中拚鬥過的。此時德妃也在打量著這個初次見麵的侄女,身量偏瘦,烏亮的秀發也是宮規盤起,隻是旁邊綴了幾隻小小的茉莉,翠綠的吊絲翡翠耳環因剛剛起身而有些晃動,巴掌大的瓜子臉,明眸善睞,盼顧神飛,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都讀寫什麼書?”“回娘娘的話,《女誡》、《內訓》、《女論語》、《女範捷錄》都有讀過,詩詞也有看些。”宜修的聲音不由有些發顫。“平日裏喜歡幹什麼?”“稟娘娘,臣女有做些女紅,也會寫寫字。”“姑母,怎的也不問問我?”柔則眨著眼睛問道。“你這丫頭,姑母又不是沒有見過,要你在這裏賣乖。”德妃笑罵道。“姑母~~。”柔則撒著嬌:“好了,你們出去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