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全身都是寶,它適應性強,分布廣、用途多,我國衛生部已將其命名為藥、食兩用植物。本書依據作者多年研究葛規範化栽培技術的心得,結合前人科研成果和各地生產實踐經驗編寫而成。在概述葛產業化發展現狀和前景的基礎上,介紹了葛產業化經營基本知識,重點講述了葛的規範化栽培管理技術、產品加工和綜合利用方法,對有關經營管理知識和產品營銷手段也作了必要的介紹。全書內容豐富,文字淺顯,方法具體,技術實用,可操作性強,適合廣大農戶、基層農技人員及葛產品龍頭企業經營管理者閱讀參考。
葛素有“南葛北參”、“亞洲人參”、“植物黃金”之美稱,我國衛生部已將其命名為藥、食兩用植物,世界糧農組織等權威機構預測葛有望成為世界第六大糧食作物。由葛屬植物開發的藥用商品主要采用野葛和粉葛(又稱為甘葛藤)的根,俗稱“葛根”。我國已把葛根列為國家重點中藥保護品種,在中藥典中是唯一被解釋為具有解酒功能的中藥材品種。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和日本、韓國等國家,除用於醫藥保健外,還把葛根作為保健品和化妝品的原料。
(一)發展葛產業的重要性
葛產業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產量高、效益好的特色產業。在我國廣大農村適度規模發展葛產業,對於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具有積極意義。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生產大多局限於糧食種植業,結構單一、效益低下。而葛有多種開發利用形式,通過葛的種植,葛根粉、葛保健食品、葛飲料、葛麻等的加工生產和葛根製藥的開發,可形成一個經濟支柱產業。因此,適度規模發展葛產業,是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是開發山區特色農業、變優勢資源為優勢產業的一條有效途徑。近年來,種植葛和加工葛根粉在江西省、湖南省的一些地方已成為富有潛力的經濟產業。重慶市合川區也將葛產業列為發展農村經濟的五大產業之一,專門成立葛產業領導小組及相關產業協會,協調各方關係,扶持葛產業發展。山東臨沂蒙山葛業公司采取“基地+農戶”的市場運作模式發展葛種植,對當地農業種植的結構調整和農民致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促進農民增收
葛生命力強、適應性廣,其規範化種植技術業已成熟,管理上簡單易操作,且占地少,非常適合山區丘陵地帶集中成片、分戶種植,旱地及田邊、地頭、邊坡等邊角空閑地均可充分利用,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效益高的致富項目,可解決好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問題。通過發展葛的產業化經營,更可以提高葛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並有效保證初級葛產品的收購與加工增值後龍頭企業的返利,使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3.改善生態環境
葛耐寒、耐旱、耐貧瘠、抗風沙,是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治理荒漠的先鋒樹種。葛葉片多,葉色翠綠,光合作用強度大,可產生大量氧氣,從而大大改善周邊地區的空氣質量。葛枝繁葉茂,一株2年生的葛藤能分生出40條以上側枝,每條側枝在一個生長季可延伸達1米之長,側枝又可分出無數附枝,可迅速增大地麵綠化麵積,優化生態環境。葛的繁殖能力極強,藤節觸地生根汲取水分和養料,迅速生長,長成大葛根,整個植株一直繁衍不息,綠化大地的效果極佳。葛藤根係發達,主根可深入地下3米以上,側根向四周伸展,在表土層形成稠密的根網,固土固沙能力相當強,可以保持水土,治理水土流失。葛的這種蔓延覆蓋綠化能力,是地球上其他任何植物都無法比擬的。美國曾於130年從日本引進葛藤,它為美國南方大片荒瘠沙地的綠化立下了汗馬功勞。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全美種植葛達7000萬株。
利用山林坡地、河邊堤岸種植葛,可起到防洪固堤、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在旱地、山坡等幹旱的地方,甚至西部高原、沙漠均可栽種葛。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保護母親河”,實行大麵積退耕還林還草、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戰略中,葛有優先大力推廣栽種的價值,並已初顯身手。
4.改良土壤
葛屬豆科,其強大根係上著生的根瘤有固氮作用,加之葛藤每年的枯枝落葉層達2厘米厚,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和有機質含量,是改良瘠薄荒山、適用於造林的良好植物。
(二)葛產業的市場前景
葛資源綜合開發是一個前景廣闊的產業,其產業鏈長,可多層次、多渠道開發,被譽為“黃金朝陽產業”。據專家預計,未來的幾年,將為葛產業發展的鼎盛時期。葛的開發利用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其市場價格居高不下。此外,由於葛的生長期病蟲害較少,一般不施農藥,在人類崇尚自然,推崇綠色食品、保健食品的今天,其產品格外受到歡迎,其開發利用已成為當今國內外研究的熱點,為眾多投資者所關注。
1初加工前景廣闊
葛廣泛用於食品、醫藥、化工等領域,綜合利用價值較高,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大,初加工前景廣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保健食品的不斷開發,葛糕點、速溶葛粉等商品的市場正在迅速擴大。據專家測算,近年國內市場每年對葛根的需求量將劇增至5000萬噸,需種植葛2000萬畝1。目前,我國葛種植麵積不足50萬畝,市場缺口驚人!在國際市場上,由於葛僅主產於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亞洲少數國家,其他國家對葛的進口需求持續旺盛。例如日本、韓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及歐美等國家,每年均需從我國進口大量葛根初級加工品用於深加工,以生產出高質量且價格昂貴的各種保健食品和藥品。由此可見,我國葛產品已開始走向世界,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2.深加工方興未艾
目前,我國葛根的開發利用還停留在生產初級食品葛粉上,這種初級食品可作為功能性食品的優質原料更進一步深度開發。如以葛粉和葛汁為原料,可深加工出名目繁多的葛根保健食品,如葛粉絲、葛麵、葛果凍、葛糕點、葛飲料、葛奶、葛露等,它們是人們日常降壓、降脂、降火的首選滋補保健食品和出口創彙農產品。此外,用葛粉作配料製成的食品透明度高、氣味芳香、滑爽可口,在脫水收縮以及貯存方麵比其他澱粉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在多種食品中可部分甚至全部替代親水膠體,開發出係列葛根食品。隨著葛根的保健和藥理功能逐漸被發現,國內外對其開發利用進一步加強,已有越來越多的葛產品走向千家萬戶,相關產品在市場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如由江西橫峰葛業開發的純天然飲品葛佬涼茶,色澤純淨,味道甘美,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熱烈歡迎,成為國內葛根飲品的代表性產品。可見葛根深度開發價值高,其深加工產品市場前景好。
3.醫藥市場空間巨大
葛具有眾多醫療保健功能,其所含異黃酮類化合物市場前景看好,是未來人們追求功能食品源的新亮點。用葛根素(葛根異黃酮的純品)製成的針劑已在臨床上廣泛使用,是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特效藥。目前國內除山東、陝西、北京已建成以葛根提取物為原料的葛根素成品藥生產線外,一些較大的製藥集團也紛紛看好葛根係列產品。此外,葛根素在人體內分布廣且吸收快,代謝也快,不易積累,無代謝飽和現象,為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了重要依據,並且葛根素具有毒性低、安全、藥源豐富的優點,可進行深度開發,具有無窮的醫藥開發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葛產業的經濟效益
葛產業是很有發展前途的產業,葛的人工栽培效益顯著,每畝投資不超過1000元,12年後即可產生經濟效益。葛的種植費省效宏,種植一次可連續收獲6~8年,是個一次投資、永續利用的產業。粉葛的優良品種,人工栽培當年種植當年收益,第一年可產葛根1500~2000千克/畝,以後每年可收獲葛根2000~3000千克/畝,按現行市場最低價2.00元/千克計算,每畝種植收入可達4000~6000元。
葛含有豐富的澱粉,4~5千克鮮葛可加工1克葛粉,每畝鮮根可加工澱粉400~750千克。每千克澱粉以20元售價計算,每畝初加工產值可達到2萬~3萬元。葛粉國內市場價15萬~2萬元/噸,國外市場價3800~4000美元/噸。葛根澱粉即使與一般紅薯澱粉3元/千克等價出售,仍能收3000~4500元/畝,還是比種糧食效益高得多。年產3000噸葛粉的加工廠總投資約200萬元,投產一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資。如將葛根用於釀酒,每10千克可出56度的白酒1千克,按每千克酒7元售價計算,則種植1以後的葛,其葛根酒的產值為1680~2520元/畝,其中酒糟的收入還未計算在內。可見葛是可推廣種植的高效益經濟作物。
除加工澱粉外,種植葛每畝可收獲種苗8000~1000棵,種苗售價目前為0.40~0.60元/棵。每年可加工葛麻1千克/畝以上,葛麻售價目前為20~30元/千克。還可開發加工葛纖維、飼料等產品。由於葛根開發具有很好的前景,人工栽培利用已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葛根藥品製劑的經濟效益更加驚人。目前藥店銷售的含量為200毫克的葛根素注射液,其價格是丹參注射液價格的數倍。如果對葛進行藥品、食品係列開發加工,可以形成一大產業鏈,這對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將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