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塵埃落定(大結局)(3 / 3)

她隨後就命身邊得力之人去調查此事,很快,就查出了一些眉目,流言四起是不假,但是流言所說都是假的,八大臣並無不臣謀反之心,此事是背後有人推波助瀾,開始也是有人故意散播的消息,目的恐怕就是為了讓皇上與八位大臣之間不和,產生猜疑,然後互相傾軋,此人方便從中謀利。

而且此人還說,最開始聽說消息的幾人,好像都與懿太妃身邊的太監小安子接觸過,從那以後就有流言傳出。而且從此事之中,能得到最大好處的,也就是她懿太妃,因為這八大臣與皇帝不和之後,她就很有可能能坐上皇太後之位,畢竟她可是皇上的生身母親。

慈安太後聞及此言,仔細想了想,覺得此言有理,恐怕此事還真與那懿太妃脫不了幹係。這懿太妃在後宮之中,一直是心機深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先皇駕崩,她更是有了機會登上後宮之主的位置,此番被八大臣所阻,十有八九此事就是她在背後謀劃的。

可是話雖如此,但是自己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此事就是她懿太妃在背後搗鬼,自己就不能這麼無端的指責她。同時,因為流言的原因,皇上和八大臣確實已經產生了嫌隙,如果不作處理,恐怕真的會動蕩朝政,威脅到大清朝的江山社稷,所以自己不能不出麵了。

第二日,慈安皇太後在寢宮之中,召見八大臣共同飲宴,宴間不斷感謝八大臣對皇室江山的輔佐和付出,眾位大臣都是大清朝的股肱之臣,江山永固還要八大臣與皇上同心協力。同時,也隱晦的提出,希望可以給懿太妃一個正式的名分,畢竟她可是皇上的生母,太妃之名,也有點名不正言不順,而且自己並不介意與她共同為太後。

既然有了太後此言,八大臣也不好說什麼,第二日,便有幾位大臣進言說欲改懿太妃為聖母皇太後,當日,朝野上便一片附和之聲。

是以,玉兒正式被封為皇太後,上號“慈禧”,與慈安並稱兩宮皇太後。因她住是的西暖閣,又稱為“西太後。”

雖然玉兒此時已貴為太後,手裏又握著“同道堂”的印章,有著與東太後慈安差不多的權力,但,她還是明顯的感覺得到,八大臣,不會就此放過於她,反正她現在已是不可能再回頭,也不可能讓自己再陷入原來的那種境地,要想保住自己的一切,就要除去這幾個大礙眼的家夥,把皇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特別是肅順,常常目露凶光,隻怕他還會像當年一樣,會對自己下手,可是自己再加上小皇帝,還有東太後,三個人的力量,哪裏會有這幾個大臣的大?玉兒思來想去,終於想明白了一個人,可以幫到自己,就是與自己一直不明不白,又對自己死心的六爺。

忙把六爺當年所送玉佩找了出來,細細的在心裏籌劃了一番,又與烹雪二人說清事由,召來小安子,故意找了個理由,訓斥了小安子一番,“罰”他回京城思過,不許在這裏礙眼,肅順等人並未疑心。

小安子臨行前,玉兒特特的,小心的交待他。

“小安子,這個你帶上,速速回京去尋找六爺,將此物帶給六月。我和皇後還有小皇子的命就靠他了。”玉兒將自己一直帶在身上的玉佩取了出來,這個算是六爺給自己的承諾,必要的時候,帶著這個去尋找六爺。

六爺當年許諾玉兒,無論發生何事,隻要見到這個玉佩,他就會幫助玉兒的。玉兒此時,也不知道此事究竟能否成功,但是隻要有一絲的希望,她也是要去試試的,成功了那她和小皇子便得救了,倘若失敗了,下場也不會比如今的慘上分毫。

隻要有一絲的希望,她也是要去爭一爭,這大清的江山不能夠落在肅順的手中。自己的兒子才是嫡親的繼承人,這大清的江山也隻能夠是自己的。

“娘娘放心,奴才一定完成任務。”小安子收好了玉佩,他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如果辦好了自己的後半輩子也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倘若了出了岔子,自己這條命也甭想要了。

“還有這封信,務必親手交到六爺的手上。”玉兒緊張的交代著,是生是死,就全靠六爺了。

小安子去了,玉兒心裏很是忐忑,她在信裏說明了自己的處境,更是強調了,小皇上是他的兒子,更是把八大臣痛罵了一痛,說什麼皇旁落,對大清不利;甚至還在信裏許諾,若是六爺聯合了其他在京城的大臣,在肅順等送先帝梓宮回京之時,一舉拿下他們,發動政變,這八大臣一除,就給他最大的權利。

而小安子去後,肅順等四人(八大臣有四人在京城,並未在承德),把小皇帝的年號定為“祺祥”,且什麼事雖是給兩宮太後“看過”,卻隻是“通知”她們,甚至直言“臣等審過,兩宮太後隻須蓋上玉印即可。”

東太後生性軟弱,且並未與這些大臣交過鋒,一切都隻是看玉兒臉色行事;而玉兒現在在等六爺的消息,一切都是忍著,並勸東太後先看著他們的臉色兒;實際上,玉兒隻是想讓東太後看看大臣一旦有了權利,隻怕將來皇上也會受製於他們,讓東太後下定決心除去這八大臣。

果然,東太後日益覺得肅順等人越來越不像話,隻怕將來會和鼇拜一流一般,特別是前天,肅順因為與她們的意見相左,竟在殿內怒吼,把小皇帝給嚇得大哭,還尿了褲子,東太後也恨上了肅順;慢慢的,也同意了玉兒“斬草除根”的計劃,也就是說,她也同意了玉兒與六爺聯手,把皇權給搶回來。

眼看著先帝屍身入棺很久了,肅順再不想回京城,也得回,不可能把鹹豐就這樣丟在承德嗬!隻是,若是回了京城,兩宮太後多少會得到皇親的支持,自己八人的大權,隻怕會被削弱,想來想去,肅順與穆萌等決定,無毒不丈夫,幹脆,在回京城的路上,把兩宮太後給幹掉!這樣一來,小皇帝再無人可以依靠,還不得聽自己的?

“穆萌,這事,一定要做得周祥,我會與端華等先護著先帝靈柩先行,你,就暗中把你那些刀子手給安排好,半路之上,把兩宮給,”肅順比了一個抹頸的動作,凶光畢現,惡狠狠的樣子,直叫穆萌嚇了一跳,沒想到這雨亭兄,狠起來是這樣的怕人。

“知道了,這事關我們幾人的生死,雨亭兄放心。”穆萌對這事很有把握,他手下的那些刀子手,可是給他效命了多年,辦事,他放心。

二人又說了些細節,這才分頭行事。

而玉兒這邊,小安子已經回來,並把六爺的書信一並帶了回來。信裏,詳細的說了自己的觀點:他是站在玉兒這邊的,一定會盡其所能,發動京城裏的宗親勢力,一旦肅順到京,就立即發難,並要玉兒把鹹豐遺留下來的“同道堂”,還有東太後那裏的“禦印”先蓋在一個空白聖旨上,他會在聖旨上加上內容,隻等肅順自投羅網。

玉兒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東太後:“姐姐,六弟始終是我們自己人,我們要是不相信他,還能相信誰呢?若是這八大臣,回到京城,仍是這樣對我們母子,那我們不就是等著讓他們任意殺害麼?姐姐,下決心吧,不能讓先帝的江山,落到別人的手上呀!”

東太後已經動了心,在玉兒的一番話,讓她下定了決心,恭親王再怎麼說也是自己人,且向來都會江山有所貢獻,八大臣,對自己現在已是這樣,隻怕以後,會對大清的江山有所威脅,她愛自己的丈夫,更愛自己的孩子,雖然這個孩子的親娘不是自己;她一定要保護好丈夫的江山,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決心一下,就拿出了禦印,與玉兒一起在一張空白聖旨上蓋上,交與玉兒。

這次小安子回來,肅順等並不知情,還是由小安子送回京城,再與六爺一同商議好,然後小安子又不辭辛勞的回到承德複命。

這一切,肅順等人竟是一點也不知道,在他們的心中,要擺平這三個孤兒寡母,還是小事?哪裏知道,一張大網,已向他們張開。

六爺終於得到八大臣的同意。前來承德吊孝,可是,卻隻是匆匆了呆了三天,便被肅順趕走,但,這三天,足夠他與兩宮太後商議好對策了。

到了鹹豐靈柩回京的時候了,肅順按著計劃,護著鹹豐的靈柩先行;兩宮太後與小皇帝,隨後而來;穆萌則帶著他的刀子手,在半路等著兩宮太後。

他們哪裏知道,兩宮太後在六爺的安排之下,已換了車輛,改走小路,早已走到肅順前麵去了;穆萌在半路之上,劫下的隻不過是一隊空車,穆萌暗叫一聲“不好”,中了兩宮太後的空城計,正要帶著手下改道去追,六爺派來的親兵,卻已是將他們團團包圍,亂箭齊下,穆萌死在了去京城的半路之上,屍身卻被親兵帶了回去。

而護著鹹豐靈柩的肅順,對這事是全然不知,一路之上,還做著美夢,隻要兩宮太後一死,小皇帝在自己手裏,那這天下,還不是自己的?

想得正美,京城就在眼前,肅順趾高氣揚的騎著馬,先入了京城,還未進得城,就在那城門之下,卻突然躥出了許多親兵,將他包圍了起來,三兩下從馬上拽了下來,六爺手捧蓋有玉璽和先帝兩枚印章的聖旨,宣布解除了肅順等人的職務,當場逮捕了載垣、端華;

肅順等人,哪裏會知道會出現這樣的變故,拚死掙紮,並大聲呼喊:“我是先帝授命的顧命大臣,哪個敢動我!”

六爺此時,心裏快意無比,命人綁好肅順等人,走到肅順身邊:“肅順,你等叛賊,如今還死不悔改,我不與你說,你就等著吧!”

沉在六爺心底的恨,此時終於可以發泄了出來,肅順啊肅順,你這麼多年來對我的排擠,現在應有此報!

而榮祿,竟也在六爺所帶之人中,他已做了工部尚書,有了一定的實權,六爺與玉兒聯手,發動這政變,他功不可沒。

緊接著,就是趁勝追擊了。

玉兒已先到了皇宮,顧不得安頓小皇帝,又命令將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撤職查辦,嚴加看管。並發布上諭,否認鹹豐遺詔,下詔曆數載垣、端華、肅順等人的罪狀,下令將肅順斬首;讓載垣、端華自盡;另外五大臣則被革職或充軍。

東太後的心,此時都在嚇壞了,而且累得不行的小皇帝身上,一切事宜,竟全都交與玉兒去辦;跟著回宮的鹹豐的後妃們,此時已明白,先帝不在,兩宮太後才是這皇宮的一切,皆認命低頭。特別是麗妃,此時已是麗太妃,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她始終有種很不好的預感,現在已是西太後的玉兒,隻怕會不會放過自己,她不明白,為什麼她與生俱來的,與玉兒有一種深深的仇恨感,這種感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唯一的希望,隻是寄在大公主身上,她還有大公主,希望這個女兒,能保住自己一命。

玉兒與六爺聯手之後,已經大權在握,大清王朝已經幾乎盡在掌握之中,但是除了一個人,那就是慈安太後,隻要她在一日,就是玉兒的心腹大患。慈安太後為人恩慈,素有仁德,在後宮和朝野之中,一直很受擁戴,而且她一直防範著自己,並且處處限製自己,讓自己處處掣肘,不能盡情掌握朝政。

沒辦法,東太後地位比自己高,自己隻能先行忍著,但有一個人,現在是萬萬不能放過了!就是前世今生,都與自己作對的麗妃,玉兒費盡心力,找來了有著強大力量的薩滿,利用邪術,竟把麗妃,現在的麗太妃前世的回憶給找了回來。

“蕭雲兒,你可想起了我是誰麼?”玉兒現在高高在上,東太後幾乎不管自己,除了有些大事上會限製自己,自己已是這天下之主,她把麗太妃,也就是前世是自己死敵的蕭雲兒,秘密的帶到了一處宮裏,這裏全是她的人,麗妃已受了肉刑,此時正值年關,天氣寒冷,可憐的麗妃卻幾乎身無蔽體之衣,披頭散發,倒在玉兒的麵前。

“你,你好恨!沒想到上世沒用軟弱的王皇後,現在竟然變成如此心狠手辣,你狠呀!你比武媚那個賤人還要狠!”麗妃倒在地上,嘴上卻不求饒,看著前呼後擁的玉兒,她隻覺內心悲涼。

“哼哼,我若不狠,怎麼可能會有今天?你以為我容易嗎?我受了多少苦,吃了多少罪?你倒好,順利的投胎做人,順利的做了貴族女子,又搶我寵愛,前世沒鬥過你,這世你可服了?”玉兒已是不管身邊的人,聽得懂自己的話不,隻管奚落麗妃。

處理了麗妃,玉兒大大的開心了一場,這些日子過得很是舒心。

玉兒全部鏟除了異己之後,最後一個絆腳石慈安太後真的成了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玉兒一直想處之而後快,尤其是得知了慈安太後有道可以置自己於死地的遺旨之後,更是時時刻刻如鯁在喉,想著辦法解決掉這個心腹大患。

就是因為有著慈安太後在後宮和朝野之中限製著自己,而且手握能置自己於死地的遺旨,所以玉兒覺得自己不能再等了,那些阻礙自己的人,那些想要自己死的人,從鹹豐皇帝開始,都一個一個被自己鏟除了,也不差這最後一個了,隻要慈安太後一死,這大清朝可就完全是自己的了,自己就是這大清朝的統治者。

一方麵是對無限權力的極限渴望,過了這一步,就是權力的最巔峰;一方麵是對自己的不安全感,自己的生命,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還是有著威脅。

這一方麵極度誘惑著玉兒,另一方麵一方麵又時刻讓她放心不下,所以思量了幾日之後,她還是決定用老辦法,把自己的敵人除之而後快,隻有敵人都死了,自己才能徹底的安心。而對付慈安太後,她為了不引起朝野動蕩,朝臣的激烈反應,決定還是用殺害麗妃的方法,殺人之後用人代替。

她先命人悄悄尋訪與慈安太後相似之人,並且悄悄帶進宮來,她好親自調教指導,力求能模仿個八九不離十,讓外人看不出來,畢竟太後久居深宮,大臣們並不熟悉,而後宮之內,以自己的手腕,相信就算誰看的出來,也可以擺平,不漏一絲破綻。

事情居然也出奇的順利,沒多久居然就找到了一個與慈安太後極為相似之人,被帶到玉兒麵前之時,她也大吃了一驚,真是沒想到,這個世上還真有長得這麼像的兩個人,她甚是滿意,對自己的計劃又多了幾分信心。

她命人好好安頓好此人的家人,一方麵是好吃好喝養著讓此人放心,另一方麵也是監視著她的家人作為人質,萬一她有什麼舉動,也讓她掂量掂量。另一方麵,她也把事情跟此人講了清楚,如果聽自己的,自然是皇太後的待遇,日後可以壽終正寢,並且代替皇太後入那皇陵,她的家人也可以因此永享富貴。但是倘若有什麼異動,不僅她自己要生不如死,她的家人也一個都逃不了。

那人自是不敢有什麼想法,表示一定全聽西太後命令。玉兒對她的回答甚是滿意,並且當即就開始悄悄的訓練,讓她模仿慈安太後的一舉一動,飲食起居習慣。

自此又是過去了一個月,這過程中,玉兒對她的表現已是越來越滿意,自己有的時候甚至也會覺得,這就是慈安皇太後了。

幾日之後,又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玉兒帶著心腹幾人,買通了慈安太後寢宮周圍的侍衛以及一幹宮女太監人等,帶著假慈安太後,悄悄來到了慈安太後的寢宮。

玉兒站在慈安太後的床榻前,看著這個自己最後的敵人。太後已然年華不再,不過依然難掩雍容之氣,這個對手,怪就怪她太過公正,太為大清社稷著想,也怪她自己太心慈手軟,可惜就要成為一個孤魂。

她最後看了一眼慈安太後,然後背過身去,一揮手,身後的太監們一擁而上,按住慈安太後的身軀,拿著毒藥就灌下去,慈安太後驚醒之後,先是有了一絲驚亂,可是看清之後,居然不再反抗,任由太監們將毒藥灌了下去。或許聰明如太後,她已經想過可能有一天自己會有這個後果。

不多時,一抹紅血從太後嘴角流下,太後的眼裏有幾分不舍,但更多的卻是安詳,為了這大清朝,為了先皇上,慈安太後已經做得很好了,或許可以下去陪伴先皇,她也是快樂的吧。

當夜,一個老嬤嬤在宮中暴斃身亡,因為怕得的是疫症,身體直接被焚燒了,骨灰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了。而慈安太後,說是夜裏下大雨,染了風寒,為了鳳體,近日不再見客。

而假慈安太後,接到了玉兒的命令,知道慈安太後宮中藏著一份對西太後有威脅的遺旨,自是不敢有絲毫怠慢。一有機會就在太後宮中翻找,並且假說近日宮裏不幹淨,讓宮女們四處認真打掃,不能有任何一個角落落下。

可是居然找了幾日,什麼都沒有找到。玉兒幾次派人來催,假慈安太後自己也著急,萬一自己主子不高興了,自己說不定哪天就又是一個暴斃的老嬤嬤。

說來也巧,這天假慈安太後在宮中一番尋找未果,順勢坐在了一個角落裏的椅子裏,雙手往椅子上一搭,居然嘩啦一聲,旁邊的書架上居然移開了一個小暗格,而一個明黃色的卷軸就放在裏麵,打開一看,可不就是那能要了玉兒命的遺旨麼。是以不敢怠慢,趕快命宮人擺駕,說要去一趟西太後的寢宮。

玉兒看到那道遺旨之後,也是心下後怕,幸虧這慈安太後為人仁慈,一直握有這個卻沒有把它拿出來,要不然自己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也幸虧自己先下手為強,要不然說不定哪日,自己就有性命之危。

然後她為了永絕後患,直接一把火燒了這遺旨,看著火盆裏飄動的火苗,看著那明黃色的聖旨一點點燒毀,她的心裏也是頗為複雜。終於,自己費盡心機,走到了今天,一切阻攔在自己麵前的障礙都被自己鏟除了,一切一切都像這個遺旨一樣,被自己所毀,自己終於要走到大清朝權力的巔峰了,自此天下再也沒有人敢違逆自己,再也沒有了。

六爺的結局,大大出於意料之外,隻是封了個“議政王”,並未得到實權;最終六爺明白了玉兒的心,心灰意冷,不再想著大清的王權,做了一輩子的有名無權的親王;

榮祿仍是一心對玉兒,不管她做了什麼,都愛她,甚至後來公然在皇宮裏私通;假東太後過了幾年的安樂日子,最後在光緒六年,自然壽終;

烹雪掃梅二人,因知道的事太多,此時的玉兒已有了新的心腹,賜死二女,厚葬;

從此以後,玉兒更是過起了呼風喚雨的生活,生活極盡奢靡,每日用食與皇上用度相同,一日兩次正餐,每餐一百碟不同的菜肴。另有兩次小吃,每次總在四十至五十碗左右。玉兒的服飾更是有兩千件之多,就算每天更換兩三次,也是一輩子都穿不完,有一次坐火車去奉天時,有專門一節車廂是運載她的服裝。

玉兒喜坐東洋車出行,有汽車不下十餘輛,經常坐車外出城中遊玩。而且還有專用的列車,以供乘赴奉天。

玉兒生活之奢靡,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她在宮中一天的費用大致是紋銀四萬兩,兩月的費用就可購買一艘主力海軍戰艦。

不僅是生活上極度奢侈,揮霍國庫供自己享樂,國庫空虛就征收各種苛捐雜稅,保證自己奢靡的生活。而且更是悄悄寵幸男寵,稍有不快,甚至是直接殺之。朝臣下人對此稍有微詞,更是直接杖斃,後宮之中,無人敢私傳。

對外在朝堂上,更是一人把持朝政,從同治帝載淳開始,整整掌政五十年,這五十年是大清風雨飄搖的五十年,社稷崩塌,民不聊生。一方麵是朝政的日漸腐朽衰敗,大清朝百姓的生靈塗炭,外強的不斷入侵,一方麵又是玉兒在宮中的極度奢靡。

一切都是因為她太恨,恨自己早年生活的艱辛,早年宮中生活的不易,恨那麼多人想殺了自己而後快。恨鹹豐皇帝冷落自己,恨八大臣阻礙自己稱太後,恨麗妃,最後更是恨慈安太後,時刻限製著自己。

當這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存在的時候,當她費盡心機,曆盡艱苦終於達成了自己的目的,終於達到了大清朝的權力巔峰的時候,她真的是瘋狂了,欲望和權力的閘門轟然打開,一切邪惡如洪水一般湧出,淹沒了她自己,也葬送了整個大清朝。

玉兒雖然瘋狂,雖然獨掌大權,但她也是有正常人的情感,隻是外人不再能看到。外人看到的,隻是她的大權獨掌之後的瘋狂,大臣們稍微違逆,敢直言進諫違背太後懿旨的,直接革職處死。太監宮女們,稍有過錯,直接砍掉雙手,扔出宮去。但是每每午夜夢回,玉兒自己內心的孤寂又有誰人能懂呢?

做了這麼多,殺了那麼多的人,她又何嚐沒有難過沒有害怕的時候?隻是為了自己能活下去,為了自己能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她隻能這樣做。她想著,怪隻怪你們偏要阻止我,偏要跟我作對,如果你們早一點放棄,說不得就不是今天這樣的結局了。

大清朝最終葬送在了玉兒手裏,她恨一切,所以她也要看著這大清朝最後斷送在自己手裏,看到大清朝的滅亡,一切都結束了,她的恨才能結束。因為她奉行:“誰要我一時不高興,我叫他一輩子不高興”。

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太皇太後病逝,諡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受千古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