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夢想贏得一個又一個驚歎號(1 / 3)

——心中有夢,天高地闊

夢想是整個人類智慧的靈魂,創造一個平等、友愛、文明的社會,一直是人類追求的夢想,為了實現它,無數的革命前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因為夢想,他們無怨無悔。再也找不出比夢想更珍貴的東西,不論你遇到什麼樣的挫折,請相信,夢想始終在你手中。[HT]

康納利:哈佛誠可貴,體育價更高

為了參加奧運會,竟然連上哈佛的資格都不要了,走的時候還和校長大動肝火、出言不遜。是誰有這樣大的魄力?他後來又取得了怎樣的成績?下麵,就讓我們認識這個以參加奧運會作為畢生夢想的美國小夥子,也是現代奧運會的第一個冠軍——康納利。

康納利出生在一個有12個孩子的家庭中,生活頗為拮據。因此,與孩子們在公園裏蹦蹦跳跳是他童年的樂趣。

由於家庭過於貧困,康納利沒上高中就參加工作了,但他不滿意這樣的生活,於是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高中課程。27歲的時候,他成功地考上了哈佛大學。上大學是康納利的夢想之一,而參加首屆奧運會是康納利的另一個目標。

當康納利向校方提出“我想請八個星期的假,去雅典參加奧運會”的請求時,哈佛拒絕了。“如果你執意要去,我們隻好勒令你退學,等你比賽回來再重新申請入學吧。”校方對新興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漠視讓康納利氣憤異常,他的回答是:“讓我重新寫入學申請?想都別想,我不會回來讀書了!我在哈佛的學業已經結束,再見!”

剛剛退學的康納利隻有半個多月的準備時間,當他的船隻到達雅典時,離比賽隻有一天了。

這個遲來的美國人幾乎沒有準備就投入到比賽當中。開幕式當天第一個決賽就是康納利擅長的項目——三級跳遠。康納利的起跳方式很獨特,但好在當時的要求不太嚴格,他因此輕鬆地進入決賽。在決賽中,他跳出了1371米的好成績,比其他人跳得都遠,康納利贏得相當輕鬆,他成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的首個奧運冠軍。不過,我們不能說他“獲得了奧運金牌”,因為當時還沒有金牌,頒發給冠軍的是一枚銀質獎牌。

接下來,他又獲得了跳高比賽的亞軍、跳遠比賽的第三名。當康納利結束在雅典的奧運之旅回到家鄉波士頓時,他獲得了英雄般的歡迎。位於波士頓的西鐵城公司甚至送給他一塊金表,以感謝他為美國贏得的榮譽。[HT]

用“年輕氣盛”來形容康納利最合適不過了,但從他成長的軌跡來看,他決定從哈佛退學並不是衝動之舉。他身上有讓人羨慕的力量:決定考大學,他成功地進入了哈佛;決定參加奧運會,他就不顧一切地去雅典實現了他的另一個目標。在他身上有一股信念的力量,隻要有夢想,他就能一步一步地接近夢想。

在康納利後來的人生道路中,他成了著名的作家,在《波士頓環球報》上擁有自己的專欄,他以“來自古巴前線的信件”的形式寫了大量的關於美西戰爭的報道,在美國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是什麼讓康納利從貧窮走上了成功之路?回答是夢想。失敗者和成功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正是夢想!

所謂“夢想”,較之於“目標”,有更加浪漫的一麵,也有更加需要積累現實條件的一麵。它讓人覺得生活是美好的,無論生活在何種境況之下,夢想都讓人覺得富有而且充實。好好地珍惜自己的夢想,不要擔心別人的嘲笑和打擊,相信自己,康奈利的故事也會在你身上發生。

故事鏈接

參加完聖路易斯奧運會之後,康納利開始環球航行,無論是漁船、貨船還是軍艦他都乘坐過。他成為航海方麵的專家,把更多的海洋知識應用於自己的寫作當中,25本小說和200多篇短篇小說是他留給人們最好的紀念品。

康納利始終沒有忘記哈佛校方不讓他參加奧運會的往事。1947年哈佛大學終於意識到當初他們犯了一個多麼大的錯誤,他們決定授予康納利名譽博士學位以獲得他的諒解,但已經79歲的康納利堅持自己的態度,拒絕了哈佛的好意。9年後,詹姆斯·康納利在紐約去世。

摩拉裏,八年奧運金牌夢

你擁有夢想嗎?即使你已經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好學生,上課認真記筆記、下課主動思考,但是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打算甚至懶得去想,那麼你一定要從現在開始擁有夢想!下麵的故事,會讓你明白夢想是多麼的重用。

遊泳冠軍摩拉裏在少不更事的年紀,也和我們一樣天天守著電視看奧運,但他的心被電視上的畫麵征服了,他從此夢想著將來自己也能成為奧運冠軍。

1984年,他第一次參加了洛杉磯奧運會。但在這屆奧運會上,他隻得到亞軍,冠軍的夢想並沒有實現。回到訓練場的摩拉裏並沒有氣餒,很快投入到積極的訓練中。奧運冠軍的夢想每天衝擊著他的心靈,這讓他滿懷激情和闖勁。第一次的失敗讓他更加刻苦,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金牌是他的目標。然而,他的夢想在奧運預選賽時就遭遇打擊——他竟然在預賽中就被淘汰了。

這次的失敗對摩拉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有些懷疑自己已經過了高峰期,因而變得十分沮喪。他將自己的奧運夢想深埋在心中,轉而去念律師學校。三年的時間裏,他很少遊泳。

可是,他無法抑製對冠軍的渴望。在離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不到一年的時候,摩拉裏終於決定孤注一擲,為榮譽而戰。當時在泳壇已屬大齡的摩拉裏,不久又失去了母親。未能讓她分享自己的榮譽,讓摩拉裏更加渴望用一枚金牌來告慰親人。

他每天都拚命訓練,腦袋裏麵也在不斷重複每一場比賽的整個過程。夢想在兩次失敗的打擊後再次覺醒,摩拉裏像憤怒的公牛一樣充滿鬥誌!

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摩拉裏順利地進入決賽,在決定勝負的時刻,他完美發揮,贏得了一枚金牌。[HT]

首戰以亞軍結束,摩拉裏或許可以稍稍安慰,畢竟離自己的夢想隻有一點點距離;再戰甚至不能進入奧運會,這對摩拉裏的打擊是沉重的,無緣決賽讓他懷疑自己的夢想,自信、樂觀的他開始動搖,沒有什麼比失去信心更令人痛苦,好在夢想救了他。

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莫名其妙地取得傑出的成績,絕大部分成功者的經曆裏,都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在做支撐。反觀我們的生活,對自己抱有期望,珍視夢想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有的人將夢想當做消遣的話題,高談闊論,漫無邊際;有的人又缺乏勇氣,覺得夢想是一件遙遠的事,每天的事情都處理不好,還說什麼遠大的夢想呢?更有人太注重實際,覺得與其浪費精力在夢想上,不如做點現實的事情。腳踏實地固然重要,但是誌存高遠的人,更能堅持不懈、忍受苦難。

不要再將時間浪費掉,用心審視自己,給自己一個夢想,一個拚搏的理由!

故事鏈接

從古至今,無論是為了捕獵、躲避猛獸或是遇上海難時得以自救,遊泳都是一個重要的求生技能。遠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已有類似遊泳的活動。古羅馬人興建的巨大浴池,就是上流社會作為餘暇遊泳及社交活動的場所。歐洲早期的遊泳活動,隻是貴族子女教育及士兵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直至18世紀末期,遊泳才開始成為一種普及的活動,並最先在英國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