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善用“人情”的交際藝術(2)(2 / 3)

當你實在力不從心的時候,就涉及到一個棘手的問題:拒絕。在很多人看來,拒絕是件比求人還要令人難為情、難以啟齒的事情。但對於成功的交際家來說,拒絕並沒有那麼難。拒絕是一門藝術,正確的拒絕方式不會為感情帶來任何不利影響,相反,還會使對方識趣地收回自己的請求。

張婉在某二線城市電視台工作二十餘年,是位中層領導。正應了那句話“每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背後總有一堆糟心的人情事”,按理說,張婉的現狀確實很讓人羨慕:待遇就不用說了,工作內容也都是些確定工作方向的大事,跑腿、執行的具體工作都不用她這種老資格來辦。可是,沒到畢業季張婉都很頭疼,總有一些親朋好友找上門,想把自己家孩子安排進電視台工作。在外人看來,張婉是電視台的領導,有一定的話語權,可張婉自己心裏很清楚,電視台每年接納的實習生和新人都有名額限製的,而且自己的頭上還有領導,每次安排進人都需要一係列的後續工作要做。可是直接回絕又怕得罪人,特別是那些自己說不定哪天也會求到的人。

這回,張婉在一位朋友的指點下,成功地掌握了拒絕的竅門。

一天,檢察院李法官約張婉共進午餐,張婉心裏明白,李法官的女兒在某高校傳媒專業就讀,再有幾個月就畢業了,這會兒找自己吃飯,準是為了女兒工作的事。張婉沒有拒絕,如約來到飯店。

兩人寒暄了一番後,李法官開始進入正題:不瞞你說,小張,我這次請你來,是為了孩子的事……

張婉早就有了準備,因而微笑著聽她說完。“咱們這麼多年的朋友了,就別說求不求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孩子的工作是大事,哪個父母不為孩子操心呢?現在電視台裏倒是有實習的名額,孩子什麼時候準備好了你直接讓她去報個到就行。隻是,實習期待遇肯定會讓孩子失望的,這薪金待遇的問題都是台裏規定的,我就無能為力了。”

“嗨,待遇都不是問題,這孩子就是去鍛煉鍛煉,再說我和她爸爸也沒打算讓她指著實習工資活,她從小花錢就沒個數,讓她去吃點苦也好。”李法官高興地回應道。

“實習期間,可不止是待遇不如意啊!你也知道,來我們這實習的孩子都是家裏有一定背景的,正式員工就更不用提了。而實習期又不分配具體部門,都是哪裏有活去哪幫忙,說白了,就是拿這些孩子當跑腿的,以往啊,不少實習的孩子受不了苦累跑了。也難為這些孩子了,在家備受嗬護的,到了我們這經常打雜,不管嚴寒酷暑,隻要有任務就得跟著跑,冬天半夜在外拎著設備執行任務也不是沒有過,夏天大中午頂著幾十度的高溫跑前跑後也正常,沒辦法,老員工不動彈,就得新員工來幹。其實啊,女孩子在電台實習,要麼是混日子浪費時間,要麼好好幹浪費體力,怎麼都是難啊!你不知道,前年夏天,有個處長的女兒來我們這實習,領導讓她去另一家公司送資料,當時正下大雨,這孩子不想冒雨去,就耽誤了一會兒,可事後被領導罵的痛哭流涕啊!沒辦法,在這裏新人都難免受點委屈,冒雨送資料咱覺得不合理,可工作中哪那麼多合理的事?誰管你一個實習生的感受啊?”張婉看似不經意地感歎到。

一席話,聽得李法官皺起了眉頭,她立刻想到,如果是自己的女兒,肯定也會等雨停了再去送材料的。她當然也明白張婉的言外之意,但是想到自己曾經的所見所聞,確實覺得嬌生慣養的女兒就算去了肯定也是幹不了幾天就跑了,於是幹脆打消了這一念頭,幫女兒找了一家不用經常風吹日曬工作的傳媒企業。

張婉的拒絕方法的確高明,如果她一開始就說實習名額限製、實習工作艱辛這樣的話,那麼對方一定會心存芥蒂,因為這是再明顯不過的拒絕了,而張婉卻沒有那麼做,她先答應幫忙,然後誘導對方以當局者的角度考慮工作中麵對的問題,最終使對方自己放棄讓女兒來實習的念頭。既沒有得罪人,也沒有讓自己為難。其實,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不傷人情的拒絕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幾種典型的拒絕方法:

1.假托直言

直言是對他人信任的表現,也是與對方關係密切的標誌。但是,有時候直言可能逆耳,迂回的表達更能夠避免被拒絕者的尷尬。在這種情況下,要拒絕對方的某些要求、行為時,可以假托由於非個人的原因作為借口,而加以拒絕,這樣會使人更容易接受。例如,某雜誌的推銷員請求你訂閱他們發行的報紙,可你不想訂閱。你可以很有禮貌地說:“謝謝。貴雜誌社的服務很周到,可是我已經訂閱了好多其他雜誌社的雜誌了,到現在都沒看完呢,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