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繼續追蹤(1 / 2)

“她叫什麼名字?”

“她叫林靜。”

“另一個女知青呢?”

“另一個女知青叫卞寄秋。”

“這個叫卞寄秋的女知青是什麼時候離開田家堡的呢?”

“她是今年春天回城的。”

“今年春天?”歐陽平的心裏麵像被誰扔進了一塊小石頭,出現了些微的波動。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個信息讓歐陽平波動過。

“不錯,是春天。”

“你能想起具體時間嗎?”

“具體時間?好像是廟會之前。”

廟會之前,就是三月二十八之前,死者的死亡時間在十個月左右,這個時間和卞寄秋離開田家堡的時間差不多。

“我之所以沒有把她們列在這個名單裏麵,是因為她們已經不怎麼下地幹活了,早兩年,她們還不錯,一直表現很好,自從知青開始回城以後,她們就不怎麼參加生產勞動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實,農活也不指望它們,——她們也幹不了什麼。”

“有人看到卞寄秋離開田家堡嗎?或者有人來接她嗎?”

“不知道,她回城的事情,我也是聽人說的。”

“聽誰說的呢?”

“不知道,其實也用不著聽誰說,人影子不見帽頂子,不就是回城去了嗎?”

“你看看這幾張照片。”歐陽平將幾張照片遞給了田隊長。“田隊長接過照片,逐一看了一遍:”前天下午,你們在情理現場的時候,我就在跟前,如果是咱們田家堡的人,我應該能認出來,但屍首腐爛的很厲害——臉已經不成樣子了。看頭發,好像很長。我們田家堡的女孩子,頭發沒有特別長的。“”那麼,卞寄秋呢?她的頭發長不長?“大家都知道,歐陽平是最善於從一些不起眼的生活細節中捕捉有效信息的。

“卞寄秋是短發——比一般人要長。”

“到什麼地方?”

“最多到肩膀上。”

“是紮起來還是散開的呢?”

“短發怎麼係啊!不過卞寄秋的頭發很好看,咱們田家堡的姑娘,沒有不羨慕的。”

“怎麼個好看法?”

“又黑又密。”

“卞寄秋的身高是多少?”

“和我差不多。”

“你的身高是多少?”

“一米六七——往上走一點。”

歐陽平的心裏咯噔了一下,他的眼睛不約而同地和小曹交彙在一起。

歐陽平之所以抓住女知青卞寄秋不撒手,是因為知識青年在職業上具有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插隊知青”,不是偉大的時代,是絕對發明不出這種特殊的職業的。文革後期,有相當一部分知青完全脫離了地方的監管——他們在農村和城市之間來去自如,在當地人的記憶裏麵,這些人是屬於來無影去無蹤的一類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卞寄秋是今年春天回城的。不管是哪一個知青,他們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生活在真空裏麵的,有真空的存在,那麼,在田家堡人的記憶中,就一定有空白。歐陽平想知道這些空白的後麵有些什麼東西。

“卞寄秋家在哪裏?回城之後,在什麼單位工作?”

“這我們不知道。這些知青,說走就走,林靜是昨天早上走的,他爹來接她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在這之前,誰也不知道,誰都沒有想到,她爹是部隊的大首長。怪不得我們公社的彭書記想讓林靜做彭家的兒媳婦,她不願意呢?”

歐陽平知道,當時,有不少插隊知青,前途無望,家裏麵有沒有什麼背景,就糊裏糊塗地在農村尋找自己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