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1.什麼會刺破中國的房地產泡沫(1 / 2)

2008年年底,房地產市場曾經出現過回調的跡象。當時,很多房地產商感覺到,冬天可能就要來到。但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房地產業因禍得福。2009年,幾乎在一夜之間,房地產業從冬天進入了夏天。在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一係列針對房地產的優惠政策刺激下,中國的房地產經曆了爆發性的增長。2009年中國房價連續10個月上漲,而且漲幅越來越快。從最近的一係列政策變化可以看出,政府已經開始對房地產泡沫表現出關注和擔憂。但是,中國房地產的泡沫究竟會怎樣被刺破呢?

首先,回答一個老問題:為什麼要關注房價的上漲?如果房子隻是一種“正常市場”上的“正常商品”,供求決定價格,它愛高就高,愛低就低,政府管它做甚?問題在於,房子不是一種普通的商品。首先,住房是人們的基本需求,如果低收入家庭無房可住,就成了社會問題,就需要政府解決。其次,在中國,房子還成了投資品。由於中國的儲蓄率居高不下,但我們的銀行存款利率卻低得可憐,逼得中國的老百姓一定要去投資,好讓自己的血汗錢不貶值。投資什麼呢?看來看去,無非股票和房子,兩相比較,房子似乎還更加靠譜,所以,買房子的人越來越多。理解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變動,一定要把房子當作投資品,要用金融市場的邏輯理解房地產市場的波動。

如果房價上漲,會帶來兩個問題。第一,房價上漲,會拉動房地產投資增長,而房地產幾乎成了中國經濟中碩果僅存的“支柱產業”,所以,房地產投資的過快上漲,最終會帶來全麵經濟過熱,通貨膨脹抬頭。還記得2007年豬肉價格上漲嗎?很多學者說,那是因為豬得了藍耳病,其實,豬肉價格上漲最重要的原因是農民都進城蓋房子,養豬的農民越來越少,吃豬肉的人越來越多,豬肉價格不漲才怪。第二,房價上漲,會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房地產。從單個企業的角度來說,這無可厚非:製造業不賺錢,服務業不讓賺錢,隻好投資高利潤的房地產行業。但是,設想一下,如果所有的企業都變成了房地產企業,這個經濟體係就會變得非常脆弱。森林中不能隻有一種樹,經濟體係中也不能“廢黜百家,獨尊一家”。在複雜的經濟係統中,所有的企業都變成“同質(homogeneous)”的,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更令人擔心的是,過快的房價上漲會導致房價突然暴跌。當牛市剛剛出現的時候,資產價格的上漲會比較緩慢,但是到牛市快要崩潰的時候,恰恰是資產價格上漲最為瘋狂的時候。這就是行為金融學所說的“羊群效應”:所有的人在貪婪的時候一起貪婪,在恐慌的時候一起恐慌。由於中國沒有經曆過一次完整的房地產市場從漲到跌的周期,所以“羊群效應”在中國表現得更加瘋狂:人人都是“喜羊羊”,沒人害怕“灰太狼”。

然而,是泡沫一定會崩潰的。假如房價瘋狂下跌,我們都在一條船上,誰都跑不掉:地方的土地財政將出現巨大的窟窿,銀行的土地開發貸款、對房地產商的貸款以及對買房人的按揭貸款都會成為壞債,涉及房地產開發的企業資產負債表會急劇惡化,指望買房養老的中國家庭也會陷入困窘和絕望。假設中國沒有辦法繞過這道險關,以前二、三十年的經濟繁榮,都可能會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當年,日本在高速增長時期,年均GDP增長速度超過10%,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泡沫崩潰之後,一下子進入了零增長率的泥潭,都說日本有“失去的十年”,現在都失去20年了,自民黨都失去了,經濟依然毫無起色。日本的教訓,可為殷鑒。

什麼會刺破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呢?主要看兩個因素:一是流動性;二是杠杆率。流動性決定了房價會不會提高,杠杆率決定了房價下跌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有多大。從表麵上看,這兩個因素對中國樓市都是利好。

先看流動性。2009年,為了應對美國金融海嘯的衝擊,中國采取了極度擴張的貨幣政策。一年時間,銀行新增加的貸款超過10萬億。貨幣發行過多,在短期不會馬上引起通貨膨脹,因為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調整是有“粘性”的,調整起來很慢,但是,股市和樓市卻可以被迅速推高。正是由於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和樓市,才導致了2009年的火爆牛市。我們估計,2009年至少有6萬億流入了股市和樓市。那麼,2010年的流動性還會這麼多嗎?可能會減少一些。如果還是像2009年這樣的刺激力度,我們測算2010年中國的GDP增長率會達到16%!但是,我們很難設想政府會猛踩刹車。估計2010年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增長仍然會在20%左右,2010年還是“不差錢”。流動性多就意味著房價會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