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事事難料帝王家(1 / 2)

拉票,先。各位親看過之後可不可以吱個聲涅,要不懶朵總覺得自己是在自說自話涅

無限憂鬱中~~~~~~

~~~~~~~~~~~~~~~~~~~~~~~~~~~~~~~~~~~~~~~~~~~~~~~~~~~~~~~~~~~~~~~~~~~~~~~~~~~~~~~~~~~~~~~

偃金大道上的裕王府正門並不張揚,看上去還要比起其他王公貴戚的府邸更低調些。府中布局對稱,各院以人工疊石自然分割,院中有園,小中見大,一應設計陳設隻是極盡精巧而非奢華。三年一次,恭、端二王上京賀壽,千秋節次日,裕王均在府中宴請二位王爺,宴席總是設在王府海棠苑。

此時正值海棠花期,跟往年一樣端王一早便過府與裕王一同賞花對弈,此時已是連下三局。這一局的敗勢方顯,裕王便信手擲了兩粒白子在棋盤上,笑道:“算了,我認輸了。三哥這棋藝是越來越精進,輕鬆贏了兩局了,還不讓讓我,再下也是個輸,沒意思了。我可記著下回再不討這沒趣跟你鬥棋了。”

“哈哈哈,老四你不知道,我在嶺南啊,成日裏除了吟詩作賦,就是研究這琴棋書畫,你要想就這些個贏過我倒真是沒那麼容易。”

“恭王爺到!”王府內臣尖著嗓子唱道,端王忙隨裕王起身相迎,恭王已撇下王府長史大步踏進了海棠苑。恭王爺牧景瓏早年曾領兵在外,雖然年長身形卻比端、裕兩位王爺更為精壯魁梧幾分。

“皇兄。”

“皇兄。”

“免了吧,”恭王向兩位躬身施禮的王爺拂了拂手,離京多年仍不改先皇長子的坐派,“老四啊,三年不見你這海棠倒是越發繁盛啦。”

“嗬嗬,是啊,不過這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小弟我也是年近不惑的半大老頭子了。”

“嗬,是啊。現在想想當年你為了個女人哭哭嘰嘰央了太後逼皇上召你回京時不過才二十,這轉眼又快二十年了。”

“皇兄這話從何說起?”恭王說得好似無意,裕王聽著卻收起了剛才的散淡。

“重香深處‘翦香閣’,這裏什麼時候又添了這麼個處所,老四你這王府可是越發考究了?”端王插言道。

“原來的凝香亭有些殘破了,本來隻想修修,想想哥哥們總歸是要到這聚聚的,一處亭子未免簡陋,索性就建了這處閣樓。”明白端王是替自己擋開話頭,裕王會意接道。

“怪不得呢,我說這次進來總覺得這個海棠苑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原來是這麼個改動,不錯、不錯!”

“那就請二位皇兄入席吧。”

恭王也不糾纏剛剛的話頭,勾了勾嘴角算是一笑,舉步先進了翦香閣。

“大哥今年的壽禮可真是不同凡響呢,那麼大一塊樹玉別說得來不易,恐怕千裏迢迢運進京城也花了不少功夫吧?”剛一落座端王便笑嘻嘻道。

“不過是個稀罕物件罷了。你的那個百子壽星,我倒覺得意味深遠啊。”話雖對著端王在講,可恭王的目光分明投在裕王身上,而後者卻神色如常,手上篩酒的動作絲毫未變。

“來,二位皇兄,三年未聚,小弟先敬兩位哥哥,先幹為敬!”說著,裕王高舉酒杯一飲而盡。

“好。”恭王倒是痛快,也是昂頭飲盡。

端王因被恭王說得訕訕地,隻是勉強飲了。好在之後席間恭王再未講什麼出格的話,兄弟三人隻聊家常,不涉朝政,倒也其樂融融。

千秋節一過轉眼便是端午,上書房一堆請安的折子裏夾了一份力諫皇上立儲的奏折,遞折子的是禮部員外郞方中正,從五品的京官,向來不起眼,奏章卻寫得字字珠璣、擲地有聲。皇上久不理政事,偏這份奏折親示了留中不發。

端午節過得平靜無瀾,初六,恭、端兩位王爺離京,百官銷假還朝。方中正的折子又遞了上來。與上次的一家之言不同,此番跟進者頗眾,一時間懇請皇上立儲的言論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