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四,是李府的根基。
武者為尊,大唐建國至今已經有五百年的曆史。大唐太祖,據說幼年時期外出遊獵,被一白蛇咬傷,自此身負異血。這一傳聞不知真假,不過太祖自那次外出遊獵之後,倒是比以往聰慧不少,雖不能博聞強記,過目不忘,但是卻也聰穎異於常人,因此從一眾兄弟中脫穎而出,襲了太原候之位。
這位太宗最為傳奇的不是這次經曆,而是後來,太宗年長之時,又生了四個兒子,這四個兒子被時人成為“隋朝四傑”。
當時恰逢隋朝末年,烽煙彌漫。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太宗的四個兒子,老大留守太原,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老二為帥,老四為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老三則負責糧草輜重,事無巨細,萬事皆備。
在太宗這四個兒子的扶持之下,隋朝戰火熄滅,天下重歸太平。而隋朝皇帝有感於太宗之厚德,禪位於太宗。自此,天下易主,稱“唐”。
在太宗的這四個兒子之中,老大與老三走得極近,老二與老四常年一起南征北戰,兄弟之情自然更為深厚。
太宗登基之後,本打算立老大為太子,卻不想一夜之間,老大全門被滅,寸草不生。因此才改立老二為太子,史稱“唐太宗”。
而唐太宗繼位之後,重用老三,勵精圖治,唐朝國力更加強盛,馬鞭所指,即為國土。隻是與老二關係甚密的老四,卻從此不知所蹤。有人說其乃哪吒轉世,但殺戮太重,因此轉世輪回去了。
也有人說老三李容與擔心老四搶了自己的位置,因此設計將其殺害。
更有人說老大滿門被屠,乃是老二授意老四所為,因為那一夜,大地震顫,隻有力能扛千斤鼎的老四李遙兮以鼎搶地,才能發出如此震顫。因此老四李遙兮有感於兄弟相殘,不覺自愧,在將老大滿門屠殺之後,隱於世間,不問世事。
老二繼位之後,曾去老四李遙兮府中待過一夜。一夜之中,發生何事,沒有人知曉。
一夜過後,從老四李遙兮府中出來的大唐皇帝,改變了抑武揚文的初衷,將自己書寫的聖旨親自撤回,轉而尊武,武道昌盛。
而且唐太宗立下旨意,凡為帝王者,不論是否為李氏之人,皆要在李遙兮府中待上一晚,不然,天弑之。
當時眾人皆不解,若為帝王,怎能不是李氏之人。
武則天登基之後,天下人才明白唐太宗當年的話是什麼意思。
而武則天也是聽從此言,在李遙兮的府中待了一晚。
過後,武則天沒有再殺過一位李氏皇族,並開設武舉,使得武夫身份更上一層樓,可與士大夫相提並論。
而楚亦所在的李府,二十年前,出了個武道奇才。短短十年時間,便從苦門超脫,一路高歌猛進,開竅之後,三月之內,練至身如金剛,而後步入武道養身境,在養身境困了十年,一朝聞飛鳥歸巢而通達,跨過武道留神境,直接步入有間境界。
十年之前,這人在武則天的武舉之中,名列第四,名為李姑洗。
那一次的武舉,與以往不同。
因為那一次的武舉,下了一場雪。
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而見過李青蓮那一劍的人,除了武則天之外,就隻有當時站在武則天身邊的李姑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