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
人生存於社會,必須與他人發生關係,如果想讓你的交際向健康的方向發展,就需要采用合作的方式,讓雙方的利益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讓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不受到損失。
說得簡單一點兒,就是互惠互利、實現雙贏,否則,合作關係是不太可能成立的。而要做到這點,首要的就是要心胸寬廣,寬容的人才更有魄力。
有一天,楚莊王大宴群臣,一直喝到日落西山。由於大家尚未盡興,楚莊王就命人點燭夜宴,還特別叫出自己最寵愛的妃子許姬給文武群臣敬酒。許姬美豔無比,她的美貌讓大臣們的酒興更濃,宴會的氣氛也更激烈了。
忽然,一陣大風吹來,筵席上的蠟燭都被吹滅了,宮中立刻漆黑一片。就在這個時候,許姬感到有一隻手拽住了她的衣袖,她連忙反抗,在拉扯當中扯下了那個人官帽上的纓帶,然後跑到楚莊王的麵前小聲說:“大王,有人想趁黑暗調戲我,幸虧我機靈,扯下了那個人的帽纓,請大王查找,那個沒有帽纓的人肯定就是剛才對我無禮之人,大王一定要殺了他,為臣妾泄憤。”
楚莊王聽完許姬的話之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說:“寡人今日設宴,諸位務必要盡歡,大家不要太顧念君臣之禮,可以把帽纓統統摘掉,這樣才能盡興啊。”於是群臣按照楚莊王的要求,都把自己的帽纓取下,楚莊王這才命人重新點亮蠟燭,宮中一片歡笑,君臣盡歡而散。
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楚莊王一直沒有追究那個調戲他妃子的人。後來在一次戰爭中,楚莊王發現自己的軍中有一員戰將在每次上陣的時候總是奮不顧身,所到之處均拚力死戰,甚至在楚莊王遇到危險的時候都是這個戰將臨危救駕。最後,他們贏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
楚莊王論功行賞,當問到這個戰將想要什麼賞賜時,他卻說:“大王,我今日之功是報答大王的不殺之恩。”原來他就是那個調戲許姬的人。那次事情過後,楚莊王沒有加以追究,他就對楚莊王一直抱有感恩之心,準備等待機會報答大王。這次上戰場也正是他立功報恩的機會,他自當以死為報。
故事中,楚莊王在處理妃子受辱的事情上表現出了一代帝王的寬廣胸懷。因為他平時能容人,所以他的臣子才能真誠為他效力,在戰場上不怕犧牲,為他衝鋒陷陣。
其實,“互惠原則”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比如你幫助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也會主動幫助你。生活中人們經常會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他人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即行為孕育同樣的行為、友善孕育同樣的友善,付出孕育同樣的付出。你怎樣對待他人,他人就會怎樣對待你。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產生這種互惠現象呢?原因在於每個人都想保持內心的安靜與平衡,所以當他們感覺到自己虧欠對方時,會本能地還與對方。所以,對於那些偶爾犯錯的人,你不但要給予諒解,而且還要給予他改正錯誤的機會。戴罪立功者總是比常人更加賣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
鮑伯·胡佛是一位優秀的試飛員,在漫長的試機生涯中,成功地試飛過許多種機型。有一次,他接受命令,前往聖地亞哥航空展覽中參加表演。在他返回洛杉磯的途中,在空中300米的高度,兩具引擎突然熄火。
如果不是他用熟練的技術操縱著飛機登陸,那麼這架飛機上的人都會失去性命。盡管如此,這架飛機還是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壞。在迫降之後,胡佛的第一行動是檢查飛機的燃料。正如他所預料的,他發現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用油不對,他所駕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螺旋槳飛機裝的不是汽油,而是噴氣機燃料。
於是,胡佛要求見為他保養飛機的機械師。那位年輕的機械師嚇得麵如土色,他知道自己不僅造成了一架非常昂貴的飛機的損失,而且還差點兒使3個人失去了性命。
人們都料想胡佛必然會大為震怒,並且預料這位極有榮譽心、事事要求精確的飛行員必然會痛責機械師的疏忽。但是,胡佛並沒有責罵那位機械師,甚至沒有批評他。相反,他用手臂抱住那個機械師的肩膀,對他說:“為了讓你不再犯這樣的錯誤,我要你明天再為我保養飛機。”
後來,這位機械師一直跟著胡佛,負責他的飛機維修。後來,胡佛的飛機從來沒有發生任何差錯。
原諒他人的錯誤需要有博大的心胸,這種人往往擁有無比高尚的品德。然而在現實中,有些人隻要發現別人犯下錯誤,稍微涉及自己的利益,就弄得對方像犯了滔天大罪一樣不可饒恕。這樣的人是不會受到歡迎的。
這個世界上,誰會不犯錯呢?倘若你能原諒別人的過失,別人定會感激你對他的包容。有句名言說:“最高貴的報複是寬容。”你的寬容和諒解也是保護自己和征服別人最有力的武器,這種優良的品德會使你的競爭力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