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塞肯研究這種方法的效果時發現,成功的推銷員往往使用具體的例證向顧客說明:他們現在的選擇已有人做過。
再次強調,說服力並不神秘,它是人的天賦所致,也是可以學習和提高的。隻要你掌握一些說服人的真正技巧,那麼,你便不怕說服不了人。
人的思想是複雜的,對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會疑慮重重,這就需要遊說者善於把道理說透,疑慮消除了,自然就達到了說服和勸導的目的。但是,消除別人的疑慮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一點一點地層層遞進、窮追不舍,把道理講明白、講透徹,這就是層層釋疑的方法。
1921年,美國百萬富翁哈默聽說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鼓勵吸收外資,就打算去蘇俄做買賣。他想,在蘇俄,目前最需要的是消滅饑荒,得到糧食。而這時美國糧食正值大豐收,1美元可買35升糧食,農民寧可把糧食燒掉,也不願以這樣的低價送往市場出售。而蘇俄有的是美國需要的毛皮、白金、綠寶石,如果雙方能夠交換貨物,豈不是很好嗎?哈默打定了主意,來到了蘇俄。
哈默到達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就被召到了列寧的辦公室,列寧同他進行了親切的交談。糧食問題談完以後,列寧對哈默說,希望他在蘇聯投資,經營企業。西方對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抱有很深的偏見,做了許多懷有惡意的宣傳。哈默聽了,心存疑慮,默默不語。
明察秋毫的列寧看透了哈默的心事,他講了實行新經濟政策的目的,告訴哈默:“新經濟政策要求重新發展我們的經濟潛能。我們希望建立一種給外國人以工商業承租權的製度來加速我們的經濟發展。”經過一番交談,哈默弄清了蘇維埃政權的性質和蘇俄吸引外資企業的平等互利原則,於是很想大幹一番。但是說著說著,又動搖起來,想打退堂鼓。為什麼?因為,哈默聽說蘇維埃政府機構,人浮於事,手續繁多,尤其是機關人員辦事拖拉的作風,更令人吃不消。列寧看出哈默的擔心時,立即又安慰他道:“官僚主義,這是我們最大的禍害之一。我打算指定一兩個人組成特別委員會,全權處理這件事,他們會向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幫助。”除此之外,哈默又擔心在蘇俄投資辦企業,蘇俄隻顧發展自己的經濟潛能,而不注意保證外商的利益,以致外商在蘇俄辦企業得不到什麼實惠。列寧從哈默的談吐中聽出這種憂慮,馬上又把話說得一清二楚:“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確定一些條件,保證承租的人有利可圖。商人不是慈善家,除非覺得可以賺錢,不然,隻有傻瓜才會在蘇俄投資。”列寧對哈默一連串的疑慮,像剝筍一樣逐個加以廓清,並且斬釘截鐵,幹脆利落,毫不含糊,把政策交代得明明白白,使得哈默的心好像一塊石頭落了地。沒過多久,哈默就成了第一個在蘇俄辦企業的美國人。
假如說服有什麼成功秘訣的話,那就是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了解別人的態度和觀點。因為,這樣不但能得到你與對方的溝通和諒解,而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對方的思想軌跡及其中的“要害”,瞄準目標,擊中“要害”,使你的說服力大大提高。
曾經有人說,要想讓別人相信你是對的,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首先必須要人們喜歡你,否則你就要失敗。可是如果我不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找到別人的訴求,又怎麼可能讓對方喜歡呢?
卡耐基有一次租用某家飯店的大禮堂來講課。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租金要增加三倍。卡耐基去與經理交涉。他說:
“我接到通知,有點兒震驚,不過這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那樣做。因為,你是飯店的經理,你的職責是盡可能使飯店獲利。”
緊接著,卡耐基為他算了一筆賬:“將禮堂用於辦舞會、晚會,當然會獲大利。但你攆走了我,也等於攆走了成千上萬有文化的中層管理者,而他們光顧貴飯店,是你花五千元也買不到的活廣告。那麼,哪樣更有利呢?”經理被他說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