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又叫公輸般,是有名的能工巧匠。公元前444年他奉楚惠王的命令,製造了許多攻城的雲梯。楚惠王準備用這些雲梯攻打宋國。
主張“兼愛”“非攻”、倡導和平的墨子在聽到這件事後,打算製止這場戰爭。山高水長,在那個交通極不發達的年代,墨子全靠自己的雙腳走了上千裏路,腳底都磨起了一層厚厚的繭子。
一到楚國,墨子就去求見公輸般。寒暄幾句之後,墨子提出了一個讓公輸般非常為難的請求,他說:“這次來,想請先生幫我殺一個人。”公輸般聽了,大吃一驚,說:“那怎麼可以!我是一個講道義的人,從不殺人。”
墨子笑了,說:“聽說先生在為楚王製造雲梯,而楚國將用這些雲梯來攻打宋國。你說自己講道義從不殺人,卻眼睜睜看著楚王用你造的雲梯發動一場對宋國的侵略戰爭,難道你不忍心殺一個人卻忍心害死一大群無辜的百姓嗎?並且,宋國又犯了什麼罪?楚國攻打宋國有什麼道義可言呢?”
公輸般無言以對,將墨子引見給了楚惠王。
見到了楚惠王,墨子說道:“有這樣一個人,放著自己華美的彩車不坐,整天琢磨著想去偷鄰居家的一輛破車;放著自己錦繡織成的衣服不穿,卻一心想要偷鄰居的破衣爛衫;放著自己家裏的好飯好菜不吃,卻非要去偷鄰居的酒糟和糠皮。大王,您來評價一下,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楚惠王聽了笑道:“這人太莫名其妙了,他一定有偷東西的怪癖。”
墨子說:“現在楚國國土縱橫五千裏,而宋國至多不過五百裏,兩者一比就像華美的彩車與不值一文的破車。楚國的雲夢澤中珍稀的犀牛和麋鹿隨處可見,長江和漢水中的魚鱉和鱷魚也是全天下最豐富的,宋國卻是個連野雞、兔子、鯽魚都不產的地方,兩方麵一比,就像用精美的飯菜與糟糠相比一樣。楚國有高大的鬆樹,帶花紋的梓樹,以及楠樹、豫樟樹等許多名貴的樹種,而在宋國就連稍微粗一點的大樹都找不到一棵,這兩方麵的對比就像拿用錦繡做成的衣服和粗布短衫相比差不多。因此,我認為大王如果堅持要攻打宋國,就與那個有盜竊癖的家夥沒什麼兩樣。”楚王聽完這些話,恍然大悟:“說得好!楚國不打宋國了。”
就這樣,俠肝義膽的墨子巧妙地平息了一場戰爭。
【博聞館】
古代戰爭中的雲梯
雲梯,在現代是攀援登高工具的一種,主要用於消防和搶險;在古代則屬於戰爭器械,用來攀登城牆,相傳為著名的能工巧匠魯班所發明。
戰國時期的雲梯由車輪、梯身、鉤三部分組成。車輪裝在底部,可以移動;梯身可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於城牆壁上;梯頂裝有鉤,用來鉤住城牆,並可保護雲梯頂端免遭守軍的推下和破壞。
唐代雲梯比戰國時期有了很大改進:在主梯之外增設了一具可以活動的“上城梯”,其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時雲梯可以沿城牆壁上下移動,不再需要人力扛抬。同時,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在底盤上,簡化了架梯程序、縮短了架梯時間。軍隊攻城時,隻需將主梯停靠城下,然後再在主梯上架“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從而減少了敵前架梯的危險和艱難,又能保證雲梯在登城前不過早與城緣接近,免遭守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