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雎不辱使命(1 / 1)

秦王派使者對安陵君說:“我想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來跟你換你的封地安陵,你可一定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想以大換小,這對我真是一個大大的恩惠。但是我是從先王那裏繼承了這塊土地,我希望能一直守著它,不能跟您換。”

秦王收到安陵君的答複後,很不高興。安陵君就趕緊派遣大臣唐雎去秦國說情。見到了唐雎,秦王說:“我拿五百裏的土地換你們的安陵,安陵君竟然不答應,這是為什麼?我們秦國已經消滅了韓國和魏國,安陵這片方圓五十裏的地方能完好無損,是因為我敬重你們安陵君是一位忠厚的長者,所以沒有派兵攻打安陵。現在我拿十倍的土地來換,安陵君竟然不同意,這不是瞧不起我嗎?”唐雎說:“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裏繼承了安陵,就有責任保護好它,即使您拿一千裏地來換,他也不會換的,並不是瞧不起您。”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你聽說過天子發怒是什麼樣子的嗎?”唐雎說:“沒聽說過。”秦王說:“天子一旦發怒,就會發動戰爭,死掉上百萬人,鮮血都要流出一千裏地!”唐雎說:“那大王您聽說過平民發怒是什麼樣子的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了,不過是摘下帽子,光著腳,拿腦袋撞地罷了。”唐雎說:“您說的是普通人發怒時的樣子,不是士人發怒時的樣子。士人發怒,就像專諸刺殺王僚時,慧星遮住了月亮;聶政刺殺韓傀時,白虹穿過了太陽;要離刺殺慶忌時,蒼鷹用盡全部的力氣撲擊宮殿。這三個人都是士人,他們滿腔的怒氣還沒有完全發泄出來,預兆就已經從天而降了。而再加上我就是四個人了。今天,我作為士人要發怒了,你我五步之內即將鮮血四濺,我們兩個都會死在這兒,您就等著天下人為您穿白戴孝吧。”說著唐雎拔出寶劍,站了起來。

秦王嚇得變了臉色,坐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說:“先生快坐下!事情怎麼會搞成這樣呢?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韓國、魏國都滅亡了,安陵這個方圓不過五十裏的小國卻能安然無恙了,就是因為有先生您在啊。”

【博聞館】

春秋戰國四大刺客

春秋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攻占不休,刺客們以其勇烈,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被稱為“四大刺客”的專諸、要離、聶政、荊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專諸是春秋時期的吳國人,他受吳國公子光的委托刺殺吳王僚。為了刺殺吳王僚,專諸專門去太湖邊學做魚,學了三個月。最後,他將魚腸劍藏在魚肚子裏,在衛士環繞、保衛森嚴的宴席上成功刺殺了吳王僚。

要離也是春秋時期吳國人。吳王僚死後,他的兒子公子慶忌立誌要為父報仇。慶忌是天下有名的勇士,因此闔閭日夜憂慮。後來,吳王闔閭派要離刺殺慶忌。要離施苦肉計,砍斷自己的胳膊,犧牲了自己全家人的性命,取得了慶忌的信任,趁慶忌不備成功刺殺了他。

聶政是戰國時期魏國人,老家在軹地深井,為躲避仇家追殺,在齊國以屠宰為生。後來,聶政答應為嚴遂複仇,於重重保衛之中刺殺了韓國相國韓傀。為防止韓國找他姐姐尋仇,聶政隨後用刀將自己的臉劃得麵目全非,又從容地將自己的腸子都挖了出來,然後轟轟烈烈地死去。

荊軻是戰國末期衛國人。公元前227年,荊軻帶著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和樊於期的首級,去秦國刺殺秦王。在為秦王獻上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時,圖窮匕現,荊軻於大殿之上刺殺秦王,失敗,最終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