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我們是不是在哪裏見過(結局篇)(3 / 3)

呃,子菲略一思考答道,我現在暫時能想到的隻有兩個方法。

哦?請說。邵文雙手抱胸,身體後靠,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第一,讓公司的物料部或采購部或成本部想辦法,先把生產所需材料采購回來,畢竟采購流程一般都有一至三個月的流動付款期。而人事部則重新擬定生產部員工上班時間,進行三班倒,把產品盡快趕製出來之餘,也能讓員工得到充分的休息,當然,同時還要監督行政食堂那邊保證食物質量,更要時不時的提供涼茶、糖水、夜宵、點心,務求將員工的抱怨降到最低,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計算好,改成三班製以後要保證生產部員工不能因為減少了加班工時而拖低了員工月底的工資總額,控製減少員工流失率。這樣,隻要公司把產品生產出來,後續的問題就能得到緩解。

第二種方法,則是讓公司接一些非公司自有產品的外加工單回來幫補公司的收支平衡,還可以讓員工有事可做,不會因為公司一時的運轉不順而停下手腳無所事事,而導致謠言四起人心不穩大量流失員工。除此之外,人事部還可以趁著空檔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既能保證員工正常工時的出勤率之餘,還可以加深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隻要穩定住公司的員工,材料一到便能馬上投入生產,事情便能得到緩解。

你說的這些都是用於生產型企業的套路,如果那家企業隻做研發和銷售呢?邵文繼續為難道。

那就隻能依靠公司各部門的內外溝通能力了,人事行政的角色能做的更多是協助和引導。比如在辦公環境和食物上下功夫,傳遞正能量,讓員工感受到這一點點的不順不會為公司帶來什麼影響;還有適當地增加一些溝通類的培訓課程,讓員工在逆境工作中得到成長;組織小型活動,鼓勵士氣;再適時推出一些獎勵機製,讓員工有所期盼,從而工作更有動力。等等通過多方麵結合不斷地激勵士氣,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嗯,不錯。說說你對人事和行政的看法,畢竟在大公司裏麵這是兩個不同的獨立部門,你自己更傾向於往哪一方麵發展?這絕對是道陷阱題。好歹也幫父親管理了幾年公司的易子菲怎會分辨不出?他們要招聘的明明就是人事行政主管,不管你回答更喜歡做人事,還是更喜歡做行政,都不符合他們公司的要求。在他們而言,能設定這樣的職位,肯定是有這樣的需求,他們要找的並非專才,而是要找能腳踏實地工作的萬金油。

既然來到這裏應聘,斷不可因此而被踢出局!倔強的子菲不服輸地答道:對於我來說,人事也好行政也罷,都一樣是工作。既然是工作就沒有喜歡不喜歡之分。俗話說得好:做一行愛一行,進得了公司,做得了這一職位,就要把它做好,斷沒有挑工作做的道理。

嗬嗬,你很聰明!雖然你回避了我的問題,不過,我還是想知道你對人事和行政的看法,你認為怎樣才能把它們都做好?我個人認為,隻要用心,什麼工作都能做好。這麼回答並非有意要回避您的問題。當然,我也很樂意與您分享我對這兩者的看法。子菲知道既然對方一再追問,便是要考究自己的經驗及專業知識了,便老老實實地回答道:相對於人事,行政管理是否做得好,主要體現在製度二字;而製度的效力,主要體現在管理人員是否跟進到位;隻要跟進到位,讓底下的人沒有空子可鑽,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而人事,專業的說法叫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分六大模塊,即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與配置、績效考評、培訓與開發、薪酬福利、勞動關係。但貴公司既然將人事和行政合並在一起成為一個部門,我想,在人力資源管理這方麵的工作應該是以招聘為主吧?要把招聘做好,莫過於有耐心,畢竟長時間在龐大的人才庫裏查找篩選簡曆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挑選出適合的簡曆後還需要一雙慧眼,經過電話初試、筆試、麵談等一係列層層的篩選出合適企業的人才,真是缺乏一點耐心都不行。

嗯。如果說公司以後的發展絕不僅僅是停留在人事單純招聘方麵的發展呢?你會如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離不開整合、保持、和激勵。

OK,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畢竟。。。你知道的,我們公司距離你剛剛所說的理想公司的狀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因為這裏離我家比較近。子菲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說道。

呃。。。邵文想不到子菲會這麼坦白,便笑笑說:這確實是個很好的原因!歡迎你加入我們安特。我叫邵文。邵文伸出手說道。

子菲也跟著站了起來伸手回握道:您好,我是易子菲,您可以叫我小易。

小、易,冒昧問你一句:我們,之前是不是在哪裏見過?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