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像領導一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1)(2 / 3)

那些有成就的人都已經培養出一種習慣,就是找出並設法控製那些最能影響他們工作的重要因素。這樣一來,他們比起一般人來工作得更為輕鬆愉快。由於他們已經懂得秘訣,知道如何從不重要的事實中抽出重要的事實,這樣,他們等於已為自己的杠杆找到了一個恰當的支點,隻要用小指頭輕輕一撥,就能移動原先即使以整個身體也無法移動的沉重的工作量。

高效悟語

從重點問題突破,是高效解決問題的一個好習慣。

第二節 善於發現問題

在許多領導者看來,一個能夠將問題快速解決的人首先應當具備的能力就是發現問題的關鍵的能力,因為這是通向解決問題的必經之路。正如微軟總裁、首席軟件設計師比爾·蓋茨所說:“通向最高管理層的最迅捷的途徑,是主動承擔別人都不願意接手的工作,並在其中展示你出眾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發現問題的關鍵,首先要學會正確地界定問題。著名的人力資源培訓專家吳甘霖博士曾說過:“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對問題進行正確界定。弄清了‘問題到底是什麼’就等於找準了應該瞄準的‘靶子’。否則,要麼是勞而無功,要麼是南轅北轍。”事實上,將一個問題正確地界定,就等於已經解決了問題的一半了。

當我們談到解決問題時,很多人會說:“好啊,趕快告訴我們解決問題的技巧吧,讓我在最短時間內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從而讓我的業績成倍翻番,方方麵麵都很出色。”

現實中有很多問題亟待我們解決,但是,如果你首先就衝著快點解決問題的目標而去,而不著眼於發現問題,那麼你很可能會像足球運動員未瞄準球門就匆忙射門一樣,結果隻能是白費力氣。從解決各種工作中的問題到創造發明,甚至到治國安邦,界定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下麵的幾條方法,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界定問題的藝術。

1.發現解決問題的真正目的

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要對問題有一個正確的界定,也就是要找準“靶子”。找不準靶子,就會無的放矢。靶子找準了,靶心突出了,解決問題就有了基本的保證。

20世紀50年代,全世界都在研究製造晶體管的原料-鍺。大家普遍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將鍺提煉得更純。日本的江畸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也在為此進行探索,但無論采用什麼方法,鍺裏還是會混進一些雜質,而且每次測量都顯示了不同的數據。後來,他們反思:研究這一問題的目的,無非是要讓鍺能製造出更好的晶體管。於是,他們一改先前的做法,另辟新途,即有意地一點兒一點兒添加雜質,看究竟能製造出怎樣的鍺晶體來。

結果在將鍺的純度降到原來的一半時,一種最理想的晶體產生了。此項發明一舉轟動世界。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即我們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並沒有檢查自己最初的出發點是否需要修正,而是一味地向前走,這樣,我們很可能就會偏離最初的目的。在這個例子中對問題錯誤的界定是將鍺提純。而正確的界定是製造出更好的晶體管。製造更好的晶體管,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目的。

2.提升要界定問題的層次

對問題根本的界定往往很難,但也有訣竅:嚐試改變界定問題的層次。層次提高了,就會適當擴大問題解決的範圍。一個能夠快速解決問題的人往往善於從大處著眼,立意於問題的根本,因此,就能抓住問題的關鍵。

20世紀80年代,羅伯特·郭思達當上了可口可樂的CEO。這時候,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競爭已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可口可樂的一部分市場已被百事可樂蠶食。怎樣才能收複失地,占領更大的市場呢?羅伯特·郭思達的下屬管理者,都把焦點集中在如何與百事可樂競爭上,千方百計與它爭奪增長0.1%的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