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按時補給維生素D
無論是母乳喂養嬰兒或人工喂養嬰兒都應按時補給維生素D。有人采用夏天曬太陽,冬天補維生素D的辦法。在晚秋或早春不宜到戶外活動時亦應補給。生後4周每日給400單位到800單位。或1次肌肉注射10萬到20萬單位。我國南方采用上述劑量的下限;北方則采用上述劑量的上限。如為早產兒、雙胎或患消化道疾病或個別生長發育特別慢的嬰兒,應按上述劑量的一倍量給。
(4)在用維生素D預防佝僂病時一般不必補鈣
隻有在以澱粉類食物為主喂養的嬰兒或有低鈣抽搐者補鈣。或在春天抱孩子到戶外曬太陽以前,應先給一段時間維生素D和鈣劑,使血鈣不降低因而不發生嬰兒手足搐搦症。
(5)嬰兒補鈣須知
目前我國上市的鈣製劑產品已達一百多種,其數量相當驚人。就作者所知有高效鈣、活性鈣、珍珠鈣、牡蠣鈣、龍骨壯骨衝劑、鈣爾奇、維丁鈣片、葡萄糖酸鈣等等。究竟哪種鈣劑好呢?最近在北京舉辦的“鈣營養強化劑學術研討會”以及中國預防醫科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所做的實驗皆認為,各種鈣營養強化劑其吸收並無太大差別,不是價格越貴就越好。選購時應當掌握3個原則:鈣含量高,價格低,口感好。作者建議要詳細看說明書中的含鈣的量,不要總換品種,用一種鈣觀察療效。大約每日補給鈣鹽1~2克即可。鈣不可與牛奶同服。
5.佝僂病的治療
維生素的治療量按每日給維生素D25000~10000單位,連服1個月,以後改為預防量,夏季酌減(現在市售英康力也是維生素D3300單位,為口服劑)或每次維生素D330萬單位,肌肉注射,連用1~2次,間隔1個月。經以上治療3個月仍不見好轉,這裏指的是出汗、夜驚等症狀而不是方頭等骨骼改變。應查明原因,切不可過多使用維生素D,以防中毒(見“維生素D”中毒節)。
先天性佝僂病可在初生時即給維生素D3,每次30萬單位,每月1次,共給2~3次即可治愈。
不要用魚肝油來預防或治療佝僂病(見“維生素A中毒”部分)。
6.佝僂病患兒的護理
在護理上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喂養
不要長期給嬰兒澱粉類食物如米糊及奶糕,按時添加輔食,多給富有維生素D的食物如動物肝、魚卵、蛋黃。提倡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較多維生素D,鈣磷比例適合於消化吸收,同時患消化道疾病的機會少,會少得佝僂病。
(2)多到戶外活動
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機會。
(3)預防骨骼畸形
佝僂病嬰兒為了防止骨骼變形如脊柱側彎或後突,可晚點學坐。為防止日久發生“O”形腿或“X”形腿,不可久站,晚點學走路。
(4)定期到保健門診檢查
其中,尤應注意,按醫囑,該停用維生素D時就應停服,不必總給補。
嬰兒發疹性疾病
嬰兒時期出疹子較少,這是因為發疹性疾病大部分是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風疹、水痘等。嬰兒由母體獲得的免疫力,尚未完全消失,起一定保護作用,所以多不發病。除非密切接觸傳染病患兒,而嬰兒又未進行預防接種時方可偶爾見到。
1.風疹——母親患風疹時對嬰兒影響極大
過去嬰兒可患先天性麻疹。在今天麻疹已將近消滅,但可見到先天性風疹,因為國內還沒有風疹疫苗。假如妊娠3個月內婦女感染風疹,可使胎兒宮內感染,影響胚胎細胞發育,可致死胎或胎兒發育遲緩,並可產生各種畸形。常見的有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聾啞,小頭畸形等等。筆者在70年代曾見到一位幼兒園保健醫生在她懷孕3個月時,園裏流行風疹,而她本人並沒發病,然而,她生的嬰兒患有先天性心髒病。這可能是她感染了風疹病毒,雖未發病也將病毒傳給胎兒所致。所以,近年來在優生、優育的宣傳教育中,十分強調孕婦早孕期預防發疹性疾病的重要性,目的是為了孩子不致畸形。
2.幼兒急疹——熱退疹出是其特點
尚有一種發疹性病,在嬰兒時期常見的是幼兒急疹。幼兒急疹也叫嬰兒玫瑰疹。最近證明,本病是由人皰疹病毒感染。有一定傳染性,但尚不屬法定傳染病,尚未見到由於接觸患兒而發病者。此病多見於6個月到18個月嬰幼兒。發病時先有發熱,一般熱度較高,可達39℃,並且不容易退熱。嬰兒雖發高熱但吃奶尚好,熱退後精神也好。有時有輕微咳嗽與輕微腹瀉,但看不出有什麼大病的樣子。去醫院醫生可能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高熱可持續3~5天。於體溫驟退時發現身上出疹子是其特點。疹子是淡紅色的小斑點,最初見於頸部,1~2天疹子蔓延到胸、背,疹子出齊,臉上看不到疹子。出疹子以後熱度就不再上升。疹子經過1~2天即消退,消退後不留下黑點(色素沉著)。
此病在發熱時常難確診,有經驗的兒科醫生常根據熱退疹出的這一大特點。
護理上,高熱時多喝水,服退熱藥。未確診前可給口服抗生素,出疹後熱退即可停用。高熱有驚厥者可用少量鎮靜劑。
3.過敏體質小兒易患的嬰兒濕疹
尚有一種發疹性疾病在嬰兒期多見,屬皮膚科疾病——嬰兒濕疹。多見於肥胖嬰兒,過去稱滲出性體質易患濕疹。濕疹有各種類型,常見的是開始在兩頰部及前額部出現紅斑,以後在此部位可見紅色小疙瘩和小水泡。重者耳後、頭皮、胸背、四肢皆可見到,有奇癢,可致嬰兒煩躁。若手不幹淨,由於抓可繼發感染。多為脂溢性皮炎非濕疹。得了濕疹可請皮膚科醫生檢查用藥,不可自己隨意上藥。本病係過敏體質,隨意外用藥亦可對藥物發生過敏。護理上應不用香皂等有刺激性東西洗臉、洗頭發、洗澡,隻用晾涼的溫開水即可。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繼發感染。毛巾及衣服可用開水燙過再用,夜間防止小兒搔抓可用紗布將手包好。一般嬰兒長大改換食品後即可自愈。此外,濕疹的嬰兒如果患了喘憋型肺炎,日後發展為嬰兒哮喘的可能性很大。有濕疹嬰兒用青黴素藥時要特別注意過敏問題。
4.麻疹——已少見的傳染病
這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出疹前先發燒、咳嗽、流鼻涕、流淚,眼屎很多,2~3天後口腔黏膜上可見白色小點,繼而發際、耳後、麵部、頸部、胸背部、四肢及手腳掌先後看到粉紅色或暗紅色的皮疹。4~5天才出齊,有時可連接成片,疹子出齊後,如無並發症體溫則下降,皮疹漸退,皮疹消退後留下色素沉著。
嬰幼兒發疹性疾病很多種,這裏不一一列舉,年輕的父母應細心觀察寶寶,何時出疹,從何處開始出疹,疹子的變化情況,以便醫生能根據出疹情況及時正確地給予診斷和治療,千萬不可粗心,耽誤寶寶的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