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2 造紙車間的減排技術和管理(1 / 3)

5.2.1造紙車間排入水體的汙染物

造紙車間生產過程的排水有白水、未汙染的清水和已汙染的清水。

白水中含有大量的固體懸浮物、可溶性物質和膠體物質。固體懸浮物中主要含有填料、細小纖維和非纖維細胞(也稱雜細胞),固體懸浮物的濃度因纖維原料的種類、紙機車速、網部脫水元件類型、真空係統真空度、紙料打漿度、填料的粒度、成形網的織造結構和網目以及紙料的陽離子需求量等的不同而異。固體懸浮物中的填料所占的比率常高於纖維性固形物,抄造書寫印刷紙類填料用量較高時,排水中填料的含量甚至高達90%以上。肉眼直觀排水的顏色很白,濃度較稠,其實是由於填料含量很高所致。排水中的可溶性物質和膠體物質有由製漿係統所供原漿中帶來的殘餘物,如木素化合物、半纖維素、脂肪酸等,並有造紙車間添加的防腐劑、消泡劑、漿內施膠用的膠料、硫酸鋁、增白劑、助白劑、染料助留助濾劑、分散劑、幹或濕強度增強劑等化學品,並有塗布紙、表麵施膠的紙作為損紙回抄時其塗料、表麵施膠劑等在碎解時進入損紙漿,回抄時進入白水。

不汙染的清水來自真空泵的密封水及其降溫用冷卻器、幹燥部和卷取機冷缸、空壓機、表麵冷凝器、中空壓光輥等的間接冷卻用水和壓光機冷吹風的噴淋冷卻水等。

不汙染的清水來自真空泵的密封水及其降溫用冷卻器、幹燥部和卷取機冷缸、空壓機、表麵冷凝器、中空壓光輥等的間接冷卻用水和壓光機冷吹風的噴淋冷卻水等。

已汙染過的清水指塗料、施膠用膠料的製備、化學藥品溶解或稀釋等工序的事故溢出,排空和清刷容器排入地溝的水以及壓榨部脫出的和毛毯洗滌排出的含纖維、填料和混有毛的混濁廢水等。

白水中固體懸浮物排入水體後使水混濁。其中的填料沉澱在河底形成重而黏稠的淤積物,使汛期清淤任務加重。纖維性物質在河底形成纖維膜影響水生物的生長。纖維性物質的降解要消耗水中的氧,並和澱粉、塗料一起成為耗氧量(BOD、COD)的主要來源。塗料使水呈顯顏色。廢水中含有的各種化學添加劑,如某些防腐劑有劇毒,增白劑有致癌性。有毒性的化學添加劑即使經汙水處理場兩級處理也難以消除其毒性。在選購化學品時應向供應商了解其主要成分和毒性,要選用無毒和低毒的化學品,最好不用和少用。

造紙車間固體懸浮物、BOD、COD的發生量因漿種、紙種、設備條件和工藝安排上的不同而異。甚至同一紙種的最低和最高發生量有2~10倍的差異。例如,新聞紙的上述三種汙染物的發生量[33]依次為2~24(13)kg/t產品、4~20(12)kg/t產品、4~22(13)kg/t產品。薄型紙30~50(40)kg/t產品、12~20(16)kg/t產品、32~48(40)kg/t產品。紙板38~60(50)kg/t產品、11~29(20)kg/t產品、18~43(30)kg/t產品(括號內數為代表值)。造紙車間防止公害,保護環境的職責就是致力於車間內治理,從源頭上降低汙染物的發生量和做好白水的淨化處理,並降低廢水的外排量,以減輕廠外最終處理的負荷和降低處理的成本。

5.2.2優化車間內治理,降低廢水和汙染物外排量的技術和管理措施

造紙車間是以製漿車間提供的最潔淨的紙漿為基礎,從技術和管理上抓住以下兩項重點治汙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汙染物和廢水的外排量。

5.2.2.1最大限度提高填料和細小纖維在抄造過程中留著率

提高細小組分的留著率是降低白水固體懸浮物濃度的關鍵性措施。白水固形物濃度降低了,不僅為減少外排固體懸浮物創造了條件,也可減輕造紙車間內部白水纖維回收係統的負荷,有助於提高纖維回收率,同時也是提高白水的重複循環利用所必需的。

建立有效的助留體係等一係列提高細小組分留著率的技術措施已詳述於第4章,這裏不再贅述。

5.2.2.2最大限度減低外排廢水量,力爭實現“零排放”

減少廢水外排量可降低廠外處理的負荷,降低處理費用,並可降低汙水處理場的建設規模和建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