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相似經曆?花費不少心思,隻為了把寶寶的小籃床與房間弄得美觀舒適?仔細選購小推車、擺動的玩具和柔軟細致的被褥;把牆漆上可愛的顏色,縫製新窗簾,放上能發出甜美聲音的音樂盒,這些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你在為你的 “小天地”購置東西的過程中,有沒有把它們當成真正重要的東西來選購——當成一個值得珍視而應該有個美好又舒適的家的人要用的東西?這個家的整潔程度,是不是要像個寶寶的房間般?裏麵有沒有一些刺激你好奇心、鼓勵你思考的玩具?或者是些電視之類的玩具,供你坐在那兒無所事事時玩樂?
此刻,全神貫注於你自己的小天地。時時讓自己記住,你是個漂亮的寶寶,值得擁有一個美好舒適的家。閑下來的時候,收拾一下桌子,粉刷一下房間,衝洗一下窗戶,把你的工作理出個頭緒來,為某個事件添加一點新色彩。關愛你的小天地,就是對你自己好。
家是一團軟絨絨的毛線,可以編織出溫暖,可以編織出快樂,還可以編織出幸福。家是心靈的港灣,可以用來泊靠。忙碌時的我們就像是飄蕩的小舟,沒有可以停靠的岸,此時的我們是流浪漢。由此看來,在編織家的過程中就更需要用心。
毫無變化的家,會使人陷入空洞的迷思中,仿佛一種儀式,進行著某種出場、入場的戲單。變換,是浪漫的佐料,能裝扮出美妙,也因此它是家需要的元素。
扮酷你的小天地,擁有一個美好舒適的家,這也是善待自己。珍視你的小天地,經常給家添點溫馨和創意吧,這樣,你的心情或許會好一些。
對自己好一點,為自己營造一個溫馨愉悅的小天地,並不時地裝扮一下它。給自己的小天地加點作料,你的生活會因這一點變化而產生大的變化,你會心靈愉悅,生活輕鬆。
讓歌聲進行下去
生活因為每個人都要求而變得複雜了,但是每個人的要求又都是相似的,人們渴望心與心直接的交流,渴望簡單歡樂的生活方式。
快樂的交流和心靈的融洽營造了我們要求的幸福,生活中越簡單的事物越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滿足。想唱就唱,人生會因此煥發一樣光彩,多一點快樂,少一點憂愁。生活的定義是,生活與歌聲同在,歌聲激勵著生活,美妙的生活需要和諧的歌聲來做調劑,要隨時隨地張嘴就唱,歌聲要在生活中不斷延續下去,它是生活中起陶冶情操的作用按鈕。
曾聽到過這樣一段故事。
在荒漠上,一位疲憊的藝術家艱難地跋涉著,他途經一處,隻聽見一陣悠揚的歌聲自不遠處傳來。
那個聲音裏充滿了歡樂。
那聲音快樂得就像秋日的晴空一樣明朗,如夏日的泉水一樣甘甜,任何人聽到這樣的歌聲,都會馬上被感染,詩人陶醉那快樂之中。
慢慢的藝術家停下了腳步。
後來,歌聲戛然而止了,一個男人走了出來,他的微笑甚至比他本人出來得更早。這微笑,是藝術家所從未見過的。
那人笑得那般燦爛,那笑容是從來沒有經曆過任何艱難困苦的人,才能有的燦爛,他笑如蓮花般純潔。
藝術家新奇如此燦爛的笑容,於是他上前對那人說道:“你好,先生,從你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來,你是一個與生俱來的樂天派,你的生命一塵不染,我可以看出你沒有受過風霜的侵襲,也沒有受過失敗的打擊,甚至是煩惱和憂愁都未曾叩過你的家門……”
那個人卻搖搖頭,他說:“不,你錯了,其實就在今天早晨,我還丟了一匹馬呢,而那匹馬是我僅有的財富。”
藝術家好奇他的一反常態,吃驚地失口說道“最心愛的馬都丟了,你怎麼還能唱得如此高興?”
“我當然要唱了,我已經失去了一匹好馬,如果再失去一份好心情,如此算下來,我不是蒙受了雙重的損失?”
我的生活因為有歌聲相伴,而充滿了陽光和自信。也正是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老歌,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開始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早晨。人生如歌,希望每個人心中的歌都能夠永遠嘹亮,在我們各自的人生路上,一路相隨。
音樂通過有組織的樂譜表達人們的思想情感、反映現實生活,它是一種藝術,其基本要素是節奏和旋律。在演唱或演奏時,我們感受著一種情感的宣泄,一種真情的流溢。在我們聆聽或以音樂為背景時,我們的情感是與音樂相融合的。無論哪種形式,都是我們的情感在與一種聲樂頻率共鳴,在進行某種交流,最終體現內心靈魂深處聲音。
當我們聽歌的時候,由於置身於一種特定的氛圍中,各種情緒和體驗跨過不同的音階,應和著相異的音頻和音律,穿行在一種給定的節奏中,從和聲與複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讓內心的衝突和相互對抗的願望尋找各自的音域,實現使它們獨立存在又彼此協調一致的狀態,恢複心靈的寧靜狀態。
當音樂的作用僅僅被理解成創造悅耳的樂式時,那麼音樂就僅僅是一種擺設,音樂最好能成為情感的記錄。一首老歌的播放,會翻起昔日的情感,靜靜品味當初的那種體驗,追憶那種親切溫馨,沒有比這更悠遠神往的了。情感無形無質,變幻不定,因此它不能儲存在容器中。音樂或許是一種載體,或許是一種媒介,盡管我們無法用一種邏輯的方法來證實上述的觀點,但音樂與情感存在著內在的關聯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