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恐懼婚姻是對還是錯?(1 / 2)

戀愛、結婚、生孩子是人生三大喜事,可隨著婚期的臨近,許多準新人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擔心這害怕那,甚至產生臨陣脫逃的念頭。以前有很多女人有這個毛病,現在,有很多男人也這樣了。恐婚,其實是在拒絕責任,害怕自己做不出承諾,這樣究竟是對是錯?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婚姻恐懼症是一類很具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對婚後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麵臨婚姻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遲結婚,甚至寧願獨身,也不願意受罪。

在談婚論嫁階段,主要是對婚姻持久性的懷疑和恐懼。結婚的前一個月或前一個星期出現的恐懼、緊張、焦慮等症狀,與第一階段不同的是,這時產生恐婚的原因是對婚後生活困難程度的擴大。忙於打拚事業而無暇承擔婚姻中的責任;及時行樂的信念價值觀係統;有過失敗的婚姻史怕再次受到傷害,或是擔心由於雙方子女引發再婚糾紛等。婚前同居也是產生婚姻恐懼心理的因素之一。

現在,人們對同居問題大多持寬容態度,所以同居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使得以往未婚青年對婚姻的期待心理相當程度地減弱。年輕人由於同居而對婚姻失去新鮮感,反而對婚後責任產生了更多考慮,由此便表現出對結婚的恐懼。

婚姻恐懼症的通常症狀是:焦慮、煩躁、易激惹,或是疏遠、冷淡、沉默寡言,因此對個體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有消極影響。

恐婚男人有N怕,最怕看到女朋友期待的眼神,水汪汪的大眼睛裏我們結婚吧!呼之欲出;最怕去丈母娘家,二老輪番試探加暗示該結婚了!最怕遇到先走一步的兄弟,懷裏抱著孩子問還沒結哪?最怕過生日,吹蠟燭時父母兄妹的話意味深長又大了一歲啊!……這些不想變成老公的男人們,他們的心裏究竟在想些什麼?

恐婚者說,談戀愛的感覺挺好,很輕鬆,何必要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結婚太麻煩了,還是做戀人比較好,合則聚,不合則散,沒有心理負擔。他們理智地認為,日子久了,總會有彼此厭倦的時候,何必束縛別人、束縛自己?因此他們始終對婚姻持觀望態度,不肯把幸福的賭注押在未來的配偶身上。那些眼界狹窄、整天迷戀二人世界的人在恐婚者眼裏是最沒出息的。

總有許多善良而老派的人在恐婚者耳邊喋喋不休地勸說:年紀不小了,該結婚了。可是恐婚者有的是理由在圍城外徘徊不前,怕失去自由,怕被老婆孩子套牢,怕婚姻毀了現有的快樂。

恐婚者擔心自己最終還是不能避免結婚的庸俗結局,漫長的未來幸福與否誰能無法預料。也許有一天,恐婚者咬牙切齒地說服自己克服了婚姻恐懼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踏上紅地毯,但心理上的巨大障礙仍可能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失落感。盡管心裏一再對自己強調婚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可壓力感或恐懼感仍揮之不去。

恐婚者說:愛情使人睡不著,婚姻使人打瞌睡!延長愛情的惟一方法,就是推遲結婚的時間!結婚的曆史意義在於:連接兩個人的那條紅線從此會變成一條繩索!看看幾個恐婚的具體事例,就知道他們都是何方妖魔了。

恐婚者1:害怕結婚是因為距離和時間

我是一家電子公司經理,被外派到上海開展業務,開始了長長5年的異地工作生涯。還記得接到調令的那晚,前女友腫著眼睛立下誓言,無論我在何方她都等我,我心裏有些許不舍,但未知的市場對我來說充滿了挑戰,那一絲不舍很快就被我的雄心壯誌給取代了。三年後,我收到女友的分手短信,我很無奈,也很平靜,惟一可以安慰的是,27歲的我成了公司最年輕的總經理。一年後,我認識了一位當地的姑娘,兩人戀愛了兩年多,感覺都很好,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婚姻已成為我的一塊心病。在公司這幾年,我看慣身邊的一些同事因為夫妻長期兩地分居而互相猜疑,有的因為妻子的一再要求而辭了職。我不能保證在上海工作時間的長短,也不能對未來的婚姻許下什麼。

女友曾經很幽怨地說我是個隻戀愛不結婚的家夥,是個沒有責任感的男人。但她又何嚐知道,正是因為我的責任心認為我目前還不能擔負起婚姻的責任,所以我才不能和她結婚。隻是,我想她以後也不會知道了,因為在她說出那句話後,我們就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