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拖延,不是為了享受最後的安逸,而是覺得條件還不齊全。這些人非要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好了,才能開始。其實,很多時候並非條件完全不足,這些人要麼是墨守成規、做事死板呆滯,要麼就是給自己的懶惰找借口。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利用好已有的條件立即開始行動,一邊行動,一邊尋找或等待條件成熟或齊備。
那些習慣性拖延的人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說辭來辯解自己為什麼無法完成。很多人之所以會平庸一輩子,就是因為拖延。人生最昂貴的代價之一就是:凡事等待明天。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天永遠都不會來,因為來的時候已經是今天。隻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隻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
1451年,哥倫布出生在熱那亞的工人家庭,是信奉基督教的猶太人後裔。哥倫布還在求學的時候,就十分推崇曾在熱那亞坐過牢的馬可·波羅,立誌要做一位航海家。長大後,他果然當上了艦長,成了一名技術嫻熟的航海家。
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隻是理論上還不完備,很多人不相信。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讀到一本畢達哥拉斯的著作,哥倫布開始對地圓說深信不疑。經過很長時間的思索和研究後,他大膽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圓的,西起大西洋是可以找到一條通往印度的切實可行的航海路線的。而且這條路線會比現有的航海路線短很多。
哥倫布堅決要把這種設想變成現實。於是,他開始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但都遭拒絕。
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那麼必定有一段航行是從地球下麵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於這個問題,平時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隻有語塞。許多有學識的大學教授和哲學家都嘲笑他。他們告訴哥倫布,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平的,還好心地提醒他說,你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你的船將駛到地球的邊緣而掉下去……這不是等於自殺嗎?
屢屢遭到拒絕後,哥倫布並沒有放棄他的信念,四處遊說了十幾年。終於工夫不負有心人,1492年,西班牙王後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哥倫布的計劃終於得以實施。
為難的是,水手們都怕死,沒人願意跟隨他去,於是哥倫布鼓起勇氣跑到海濱,捉住了幾位水手,先向他們哀求,接著是勸告,最後用恫嚇手段逼迫他們去。另外,他又請求女皇釋放一些獄中的死囚,允許他們如果冒險成大事,就可以免罪恢複自由。
1492年8月,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開始了一次劃時代的航行。
他們一行人在浩瀚無垠的大西洋上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見大陸的蹤影,水手們都開始絕望了,他們要求返航,哥倫布兼用鼓勵和高壓兩種手段,總算說服了船員。這時,哥倫布忽然發現有一群飛鳥向西南方向飛去,他知道海鳥總是飛向有食物和適於它們生活的地方,所以他猜測附近可能有陸地。於是他立即命令船隊改變航向,緊跟著這群飛鳥。果然很快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哥倫布最終成了英雄,從美洲帶回了大量黃金珠寶,並得到了國王的獎賞,以新大陸的發現者而名垂千古,這一切都是行動的結果。一次行動勝於百遍胡思亂想,成功者關鍵在於行動。如果哥倫布受到拒絕和阻力時就放棄,或者一直等到有人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時候才開始,那他注定會錯過很多東西,甚至可能會一生一事無成。
有很多員工就是等待“奇跡”發生的人,他們希望得到上司賞識,希望拿到高的工資,可是在工作中,遇事時卻並沒有什麼切實有效的行動,辦事馬馬虎虎,日子得過且過,遇到難題總是推托回避……奇跡怎麼可能出現?
作為一名員工,我們需要記住:奇跡不會青睞一個沒有行動和準備的人!行動是實現能力的最好證明,立即行動才是成功的法則!
遇到問題隻是胡思亂想,而不去采取行動解決問題,問題就永遠是問題。光有夢想是不夠的,要想做成大事你必須有所行動!任何道路都是靠自己走出來的,而不是在夢中等來的。
立即去做你應該做的事!隻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後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會逐漸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目的地,而且向它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立即行動!隻有行動才會讓你的夢想變成現實。
立即行動!隻有行動才會讓你超越對手,超越自己。
立即行動!
立即行動!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