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別人想聽什麼,我們就盡量說些什麼(2 / 2)

牧師依然微笑著,依然用自己動聽的聲音回答了青年男子的問題:“你當然也是上帝最珍愛的完美天使,隻不過在從上天降臨人間的時候,你的鼻子先著地而已。”

牧師的話說完,周圍的人一陣讚許地微笑。年輕人也聽出此時人們的笑中滿含善意與理解。

隨後,又有一位天生跛腿的女子也向牧師就自身的生理缺陷提出了疑問,她認為上帝對自己非常不公平。

牧師用同樣的語調和態度對眼前這位看上去十分自卑的女子說:“在你從天堂來到人間的時候,你忘了在降落的過程中打開降落傘,而且你是用單腳著地的。”然後牧師指了指自己的一雙短腿笑著說道:“我同樣忘記在降落的過程中打開降落傘,不過我是雙腳一齊著地的。”

牧師的話音剛落,台下響起了一片掌聲,而那兩位提出疑問的青年男女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自信與笑容。過去他們總是為自己的那點生理缺陷而自卑、難過,可是現在他們可以很從容地站在人群當中了,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同樣是上帝珍愛的完美天使。

看完上述故事,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思索良久,這是一個蘊含人生哲理的故事。那位牧師無疑是非常聰明的,他針對故事中兩位有著這樣那樣生理缺陷的男女,用微笑和動聽的話語讓那兩個為自己的生理缺陷感到自卑的人,卸下了一直背負的沉重的心理包袱,他讓他們相信他們也是上帝最珍愛的完美天使。牧師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理解別人的心理,他知道別人想聽到什麼樣的話,於是他就說了那些別人喜歡聽的話。這真的不能不說是一種高明的招術。

別人想聽什麼就要說什麼,最重要的就是善於製造餘韻無窮的談話,讓對方在離去後仍舊不斷咀嚼這次談話。

一般說,談話的話題應該視對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話題,若不能符合對方的需要,就無法引起對方的興趣。最好是想辦法引出兩人都感興趣的話題,才能聊得投機,然後再設法慢慢地把話題引進自己所要談論的範圍內。

要讓談話留有餘韻,必須使用優美的言詞,假如為了加強印象,故意講些粗魯的話,則反而會增加對方的不愉快,弄巧成拙。所以為了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必須言語和善,講話前先斟酌思量,不要脫口說出傷人的話,破壞周圍的人際關係。

擅長談話技巧的人,能夠利用言語使對方產生好感。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避免和鄉紳一樣,隻曉得說些芝麻綠豆之類的瑣事。眼界要放得遠些,談話內容不妨從大事著手,注意速度的平順流暢,使對方不由自主地受到吸引。

對有些人來說,談話的藝術就在於毫無藝術可言,猶如穿衣,寬鬆舒適即可,這種情形常見於朋友閑談;而在更為高雅一點的氛圍內,交談就變得深奧,時時會流露出人們的真知灼見。若想成功地進行交談,必須調整自己,以求和對方達成默契,不要對他人的修辭表達過分挑剔,否則交談會不歡而散。

總之,在溝通表達時,要學會洞察對方,他們喜歡聽什麼,我們就要學會什麼,滿足他們的欲望。這樣才能給對方劉希一個好印象,得到更多相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