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奇人李泌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誌。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注釋:泌:唐朝人李泌。賦棋:對棋賦詩。

譯文:梁顥這麼大年紀,尚且能獲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驚異,欽佩他的好學不倦。而我們在年輕的時候,立定誌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無量。

北朝有個叫祖瑩的人,八歲就能吟詩,後來當了秘書監。另外,唐朝有個叫李泌的人,七歲就能以下棋為題作出詩賦。

中唐時期,有一個著名的文臣叫李泌。

李泌小時候聰明伶俐,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聽說他很聰明,就想當麵考考他。唐玄宗出了“賦棋”的題目,李泌馬上作出了一首詩:“方若模局,圓若運知,運若聘材,靜若得意。”唐玄宗聽了,十分讚賞,稱他為“小聖童”,讓他做了太子的遊伴。

李泌雖然年紀小,卻很有勇氣。一次,他直率地批評宰相張九齡,說:“難道你也喜歡那種缺乏節操和才能的人物?”張九齡大吃一驚,不敢小看他,馬上改口稱他“小友”。

長大後,李泌勤奮博學,精通《老子》和《周易》等經典,喜歡遊曆嵩山、華山、終南山等名山,跟道士僧人往來。傳說他遊衡山時,遇見一個和尚。他禮拜後,和尚給了他半個火煨芋頭,告訴他將擔任十年的宰相。後來李泌果然成了宰相。

李泌曾經四次被排擠出朝廷,又四次回到朝廷。每次被趕出朝廷,他都沒有一句怨言,對自己在仕途上的進退保持平和心態。可以說,李泌是一個能上能下、淡泊名利的人。

安史之亂發生後,肅宗匆忙即位。已被貶官的李泌主動到肅宗那裏,他一直在肅宗身邊,為平叛出謀劃策。但他一直不要肅宗賜予的官位,肅宗對待他就像對待老師和朋友一樣。平定安史之亂後,李泌主動離開了權力中心。

47.魯迅賣獎章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注釋:穎:聰穎。悟:領悟,領會。效:效仿。詠吟:吟誦朗讀。

譯文:兩人童年聰明好學,人稱奇才。你們這些初學的人,應以祖、李二人為榜樣而向他們學習。

東漢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聲好壞,晉朝的才女謝道韞則能出口成詩。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很喜歡讀書。

魯迅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為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魯迅沒有戴這個獎章,而是把它賣了,然後買回幾本書和一串紅辣椒。

從此,每當讀書讀得有困意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裏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裏流淚。困意消除了,他就又捧起書讀了起來。

48.施洋搓腳夜讀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注釋:聰敏:天資聰明靈敏。爾:你(們)的意思。自警:自我警惕。舉:推舉;公認的意思。

譯文:她們都是女子,尚且如此聰明,你們男子漢,應當自我警醒。

唐玄宗時,有一個名叫劉晏的小孩子,隻有七歲,就被推舉為神童,並且做了負責勘正文字的官。

施洋是“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小時候勤奮好學。那時他的家裏很窮,買不起燈油,隻能在古廟裏的長明燈下讀書。

冬季天氣寒冷,腳凍得難受。剛開始他還經常站起來跺跺腳取暖,後來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取暖。就這樣,施洋在艱苦的條件下,學到了許多知識。

49.愛讀書的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