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映雪:是指雪地反射出的亮光。
譯文: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發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用別人督促而自覺地勤奮苦讀。
晉朝人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紗布袋裏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家境貧苦,卻能在艱苦條件下繼續求學。
蘇步青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小的時候,家境貧寒,天天放牛、割草、犁田,沒有去學校讀書的機會。
有一天,村裏一戶有錢人請了家庭教師,教兒子讀書。蘇步青隻要有空,就在窗外聽,隨手寫寫畫畫。這樣蘇步青也學到了不少知識。
他的叔叔見他這麼想學習,便拿出錢,說服蘇步青的父親,把他送到百裏之外的一所小學去讀書。
44.刻苦鑽研的沈括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注釋:負薪:背著木柴。掛角:將書本掛在牛角上。苦卓:刻苦自立。
譯文: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李密放牛時,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他們在艱苦的環境裏仍堅持讀書。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號老泉,到了二十七歲的時候才開始努力學習,後來成了大學問家。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他非常博學,對地理、音樂、醫藥、天文等都很有研究。這是因為他從小就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他不喜歡成天關在書房裏讀書、寫字、做文章,他喜歡走出書房到外麵去遊玩。他愛觀察陌生事物,有時還動手摸這摸那,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遇到不明白的問題,他就會向別人請教。
有一次,沈括給母親背誦白居易的一首詩。當背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時,突然半晌沉默不語。“為什麼我們這裏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了一番。四月的山上,乍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晚呀。沈括回到家後,立即把這個重大發現記錄下來。
從此,沈括對氣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每天觀看星象,認真記錄自己的發現。他還記錄下每天的天氣變化,從記錄的內容中尋找出規律。就這樣,積累了不少知識。
後來,沈括擔任了編校書籍的職務。他利用工作之餘閱讀了大量書籍,尤其深入研究了天文學,並改造了渾天儀。
晚年的時候,沈括把刻苦鑽研的成果整理出來,寫下了聞名中外的科學巨著《夢溪筆談》。
45.陳平忍辱苦讀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若梁顥,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注釋:猶:尚且。爾:你,你們。宜:應當、應該。大廷:朝廷的意思。魁多士:在眾多讀書人之中,勇奪第一名。
譯文:像蘇老泉上了年紀才後悔當初沒好好兒讀書,而我們年紀輕輕,更應該把握大好時光,發奮讀書,以免將來後悔。
有個叫梁顥的人,在八十二歲時才考中狀元,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如他。這都是他堅持不懈努力學習的結果。
陳平是西漢的名相。他小時候,與哥嫂相依為命。
陳平非常喜歡讀書,嫂子見他光看書不幹活兒,很生氣,經常羞辱他。為了避免哥嫂產生矛盾,他總是默默忍受。有一天,陳平終於忍無可忍,離家出走了。
哥哥知道陳平受了委屈,把他追了回來,並要休掉妻子,陳平急忙阻止。從此,嫂子改變了對陳平的態度。後來,陳平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