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你對完美世界的規劃
你對完美世界的憧憬是什麼?如果這個世界中與你密切相關的領域是完美的,那麼它會是什麼樣子?假設你可以用手中的魔棒創造一個完美世界,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曾在華盛頓的一個由國會委任的委員會中任職,它專門負責為複雜的國家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我們的工作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如果我們獲得成功,而且所有的建議都被采納,那麼美國在未來的5~10年中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們會花上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想象和展望一個在各個方麵都是完美的美國。然後,我們會討論並就哪個要素是最重要的進行投票。我們會根據優先級別把各種要素按照從最重要到最不重要的順序進行排列。這個步驟完成以後,我們要在確定接下來的工作方向上達成共識。我們隨後會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一係列有見解的建議和解決方案,並把最終的結果上交國會。事實證明這種工作方法是非常成功的。
當我在非營利性機構工作的時候,我們通常會以一個展望式的陳述開始。在這種陳述中我們會問:“我們的使命是什麼?”
我們提出的問題是:“我們將如何知道我們是否成功地完成了使命?它會是什麼樣子?將會發生什麼?如果我們想要在成功完成使命之後解散這家機構,我們還要實現哪些目標?”
看看你周圍的社會,有很多非營利性機構都在致力於實現各種各樣的社會目標,它們需要你的幫助。千萬不要犯等自己有錢了再來從事這些活動的錯誤。投入你的時間和精力,直到你可以在你信任的機構中投入金錢。從今天開始,把你的時間和情感投入到你認為重要的事業中去,並且讓這種奉獻行為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為你的慈善捐助設定目標
你在對社會進行捐助的類型和層次上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有花不完的錢,你會做些什麼?如果將這筆錢用在改善社會和社區上麵,你會實現哪些目標?
偉大的鋼鐵巨頭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最初在匹茲堡的一家鋼鐵廠打零工,當時他身無分文,但是當他在1895年賣掉手中的鋼鐵股份時,他獲得了5.95億美元,你要知道,那個時候美國還沒有征收所得稅呢。安德魯·卡內基一生隻信奉一條簡單的哲理:用自己的前半生賺大筆的錢,然後用自己的後半生把它們全部 花掉。他有一句名言:“富有而死是可恥的。”
他用餘生建造圖書館、成立基金會,幫助人們學習那些能夠為他們帶來成功和快樂所必需的知識。到他去世的時候,他幾乎已經把自己的錢花光了。今天,卡內基基金會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圖書館作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商人和慈善家的傑出貢獻而屹立不倒。
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曾經一度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他最開始作為一名職員的周薪是3.75美元。即使領著微薄的薪水,他仍然會拿出一半的收入捐給教會以幫助其他人。
時光飛逝,當他52歲的時候,他已經變得非常富有,也許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他已經病入膏肓,醫生告訴他隻有1年的時間了。
他回想起了早年他捐錢給教會時所帶來的喜悅,並且決定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中把這些錢全部 花光。他將自己持有的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的股份賣出一半。然後開始在全國從事有意義的事業。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他花的錢越多,他的感覺就越好。他的身體健康也明顯地好轉了,徹底恢複了健康,並且健康地活到了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