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二十一課 精心“算計”孩子教育經費(1)(2 / 2)

不同背景的家庭以及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應采取不同的方式。

1.低收入家庭的教育理財

楊先生35歲,在私企工作,月收入2000元,沒有投保;妻子月收入1500元,有保險。由於每月需要還房貸,現在隻有1萬元存款;家庭每月約有2000元節餘。楊先生的孩子今年十歲,兩年後將上初中,將來還要考高中上大學。楊先生該如何規劃好孩子的教育金?

楊先生的孩子距上大學還有八年時間,預計八年後的4年大學費用為12萬元。在這段時間可以采取長期投資和定期定額投資的方式積攢這筆教育金。

首先可將1萬元現金中的6000元作為家庭的應急金。

接著將1萬元現金中的4000元為楊先生辦理保險,其中500元用於意外險,3500元用於健康險。

然後將家庭的每月節餘2000-(4000/12)(保險投資)=1667元中的900元定期定額投資於穩健的基金組合,比如高折價率、運作較穩健的封閉基金,或者平衡型開放式基金,或者購買“基金中的基金”。按照8%的保守收益來計算,八年後投資獲得12萬元左右。孩子就讀國內大學綽綽有餘。

2. 中等收入家庭的教育理財

馬女士和先生共同經營一家服裝店,先生負責進貨,曾女士負責銷售。由於兩人的經營思路比較靈活,店鋪的效益不錯,每月純利潤在1萬元左右。曾女士的女兒今年上高中一年級,可能受父母的影響,女兒學習成績一般,但在做生意方麵卻表現出一定的天賦,盡管這樣,曾女士還是希望女兒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因為將來無論是找工作還是做生意,沒有文化就沒有競爭力。因此,曾女士女兒兩年後上大學的各種開支也提上了家庭的議事日程,同時還要考慮女兒大學畢業後的就業或創業基金。除了生意的投資以外,曾女士沒有其他的投資和理財項目。

(1)從生意贏利中定期積攢教育基金

從常理來說,將贏利投入到生意中,這種再投資的收益會高於普通投資方式,但生意畢竟是有風險的。所以,曾女士應未雨綢繆,定期從經營贏利中拿出一定的教育基金,專款專用,將這些資金投入開放式基金、人民幣理財、正規的信托產品等理財渠道中,在盡量穩妥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以增強女兒教育的保障力。

(2)為女兒購買適當的健康保險

曾女士可以為孩子購買一定的分紅附加安康保險,這樣,孩子受教育期間的重大疾病 、住院醫療費等均有了保障,從而為女兒撐起了一把保險傘,更好地保證女兒接受良好教育。

(3)為女兒積攢一定的創業基金

麵對孩子未來就業、創業的生存競爭,現在很多經濟條件較好的父母開始提前為孩子準備創業基金。曾女士的女兒具有經商天賦,她可以和積攢教育基金一樣,每年拿出一定的經營贏利,設立創業基金。如果將來女兒畢業後需要自己開店創業,這筆資金會派上大的用場。

3. 高收入家庭的教育理財

汪先生今年39歲,某外企高管,妻子在某企業上班,兩人年收入100萬元左右。擁有市場價值200萬元的房產;購買了平衡型基金30萬元;銀行存款50萬元;有一輛價值10萬元的家庭轎車。兒子13歲,初中一年級。汪先生夫婦準備讓兒子到英國上大學,為此他們希望能夠及早為兒子準備好教育金。

汪先生近期主要理財目標是子女教育規劃。初步測算,汪先生兒子初中、高中以及到英國留學的教育經費現值約75萬。因為汪先生家的儲蓄率較高,具有較好的資產結構,基本可以用目前的儲蓄和今後的儲蓄來完成教育經費的積累。

子女教育金的準備缺乏時間彈性,5年後無論家庭情況如何,孩子的高等教育都不能耽誤。因此建議夫妻兩人購買保額為100萬元左右的定期壽險,保障期限10年,防止家庭意外變故而影響子女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