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自己相信對你來說有點困難,你也可以假裝,假裝“要求”已經實現。當你的言行舉止看起來總像是擁有它時,你就會開始相信自己已經接收到了。這時,阿拉丁神燈一般的巨人——宇宙就會響應你的思想,在吸引力法則的作用下強力驅動你身邊所有的情境、人和事件,像變魔法一樣實現你的“要求”。
感覺已經到來
學習和實踐吸引力法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促使自己產生“我現在已經實現了它”的感覺。去試開那輛汽車,去為那所公寓增添家具,去那棟別墅參觀等等,盡你一切可能去產生“我現在已經實現了它”的感覺,並且將這種感覺牢記於心。在產生這種感覺的過程中,你為實現它所做的每件事,都會幫你真實的將它吸引到你身邊來。
——鮑勃·道爾(作家、潛能研究專家)
運用吸引力法則的第三個步驟也是最後一個,就是“接收”。從“要求”到“相信”再到“接收”,閉上眼睛,靜下心來想想,假如你想要的事物已經到來,你將會是怎樣的感覺。想象彩票兌換大獎後,你會興奮得睡不著,你會驕傲地宣布你是個幸運兒,你全家及朋友都會為此感到由衷的喜悅。現在,就用這種感受去感覺你的“要求”。
你的“要求”是你希望出現的,你去感覺它時,總會懷著情不自禁的喜悅心情。這時,你的身體就像一個美好事物的“接收器”,將一切與“要求”相關的你感興趣的東西吸引過來,直到最終“要求”的實現。
你要相信,這種感覺是一種意識,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啟迪你,引導你,向你展示記憶中儲存的場景、姓名、事件等等;它啟動你的心跳、控製你的血液循環、調節你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當你吃下一片麵包,它替你轉成組織、肌肉、骨骼、血液……
也許你已經意識到,這種感覺是從不休息的。它總在不停的工作,隻要你將“要求”陳述出來,它就會引導你去無限的接近“要求”,實現“要求”。
這種感覺也可以說是前文所說的意識的力量,無論是莎士比亞的劇作,拉斐爾的聖母畫像,還是貝多芬輝煌的交響樂,都是在這種感覺的作用下創造出來的。
十九世紀中期,孟加拉有一個從蘇格蘭來的外科醫生,名叫詹姆斯。他從1843年到1846年在孟加拉工作期間內,大約實施了400多次大手術,有截肢的,切除腫瘤的,還有眼睛、耳朵、喉嚨等手術。
那時,麻醉藥乙醚或其他當代的一些麻醉方法還沒有發明,所有的手術都沒有麻藥,用的隻是精神麻醉法。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手術的死亡率很低,隻占2%~3%。病人在手術期間不會感到疼痛,也沒有死在手術台上的。
詹姆斯醫生的做法是,將病人催眠,不斷向他們暗示:不會疼痛,不會有敗血症,不會出現細菌感染。結果,病人在他的這種暗示下,真的幾乎沒有感染現象,死亡也極其少見。
催眠,對催眠者來說是一種暗示,對被催眠者來說則是一種感覺,完完全全地感覺催眠者的暗示:感覺他暗示的一切已經到來,已經實現,你的整個身心已經處於他所說的那種環境之中。詹姆斯醫生的病人就是在這種感覺中一次次地實現了手術的極大成功。
吸引力法則的學習與實踐也是如此。它也是極力讓你產生“要求”得以實現的感覺,想象已經處於“已經擁有”、“已經得到”、“已經實現”的環境,並且牢記這種感覺。為此,你可以去試開那輛汽車,可以到那棟公寓裏參觀,也可以摸摸鄰居家那個不到一歲的小家夥的腦袋。一切你為達成它所做的,都會幫你將它真正吸引到身邊來。
你的這些行為,都是受到感覺啟發的自然而然的行為,有如順流而下,毫不費力,而且目標也十分明確——直奔大海。現在,就把你的感覺比作流水,把“要求”比作大海,隻要堅持這種感覺,追尋的道路就會自發的在你麵前延伸,不斷延伸,最終,你會順利的到達目的地,實現你的任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