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回 通靈寶玉渡時空(1 / 2)

上回說到青峰帶著毓月來到博物館,毓月卻意外聽到了了關於清風的消息,隻是多少讓人覺得悲涼的結局。讓人不禁想起李煜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淒涼感之中。那之後又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請各位吃瓜的群眾看本回精彩內容。

話說毓月聽著博物館解說員方才所講的故事,心中無限動容。這一切的結果並非她願意看到你。原來清風一直在等自己,雖然成為了一國之君,可是他依舊愛自己如初,毓月淚如決堤。

青峰見毓月突然哭額額跟個淚人樣子,忙說道:“好好的,怎麼突然就哭了起來?可是看到此情此景,想起了故鄉,想起了家人?”

毓月依舊沒有回答青峰,隻有她自己明白她的淚因什麼而流。青峰又將毓月帶到一旁的花園,這時倏然聽到了了周傑倫的《煙花易冷》的歌曲,曲調充滿了空寂的思念。

繁華聲 遁入空門 折煞了世人

夢偏冷 輾轉一生 情債又幾本

如你默認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輪

浮圖塔 斷了幾層 斷了誰的魂

痛直奔 一盞殘燈 傾塌的山門

容我再等 曆史轉身

等酒香醇 等你彈 一曲古箏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

我聽聞 你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 盤踞著老樹根

石板上回蕩的是 再等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

我聽聞 你仍守著孤城

城郊牧笛聲 落在那座野村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聽青春 迎來笑聲 羨煞許多人

那史冊 溫柔不肯 下筆都太狠

煙花易冷 人事易分

而你在問 我是否還 認真

千年後 累世情深 還有誰在等

而青史 豈能不真 魏書洛陽城

如你在跟 前世過門

跟著紅塵 跟隨我 浪跡一生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

我聽聞 你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 盤踞著老樹根

石板上回蕩的是 再等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

我聽聞 你仍守著孤城

城郊牧笛聲 落在那座野村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

我聽聞 你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 盤踞著老樹根

石板上回蕩的是 再等

雨紛紛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

我聽聞 我聽聞 你仍守著孤城

城郊牧笛聲 落在那座野村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伽藍寺聽雨聲盼 永恒

毓月聽了這首歌,仿佛看到了自己和清風的結局的寫照,心中不免又一次傷感。

青峰對毓月說道:“ 《煙花易冷》是由方文山作詞,周傑倫作曲的一首歌。該曲歌詞源於一個虛構的故事,而故事的背景是北魏時期楊炫之所著《洛陽伽藍記》中描述的盛極繁華後傾塌頹圮的千年古都洛陽城。洛陽城中一名皇家將領因緣邂逅女子後,倆人一見鍾情並且私定終身,此時將領卻被朝廷征調至邊境征戰,在連年的兵荒馬亂中,帝都洛陽已淪為廢墟,殘破不堪,最後女子苦守將領不遇後,落發為尼,待將領曆經風霜歸來尋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藍古寺,她卻早已過世。人們告訴將軍,這裏一直有一個女子在等他。周傑倫以這個背景故事為素材,創作了《煙花易冷》這首歌曲。”

毓月聽青峰這一說,問道:“為什麼老天爺總是這麼殘酷,不能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卻讓他們相見,相愛,卻不能相守。總是錯過,總是求不得?”

青峰笑道:“你想知道這個故事嗎?原這《煙花易冷》,又名《伽藍雨》,這伽藍,在梵語的僧加藍摩,僧伽藍,又有七堂伽藍、十八伽藍之說。記得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   源於南北朝時期,以宋武帝劉裕為首的南朝宋,以及道武帝拓跋氏為首的北魏,那是中國曆史上一段分裂的時期。公元420年開始,南北朝就擴張勢力以及疆土兼並,戰爭不斷,其間南朝負多勝少,公元422年,宋武帝劉裕病逝,魏,明元帝拓跋嗣大舉攻宋,先後攻取金塘(洛陽)、虎牢、滑台。430年,宋文帝劉義隆收複黃河以南失地,使得魏軍主動撤退,繼而占領滑台、洛陽、虎牢。同年,北魏全線出擊,連克金塘、洛陽、虎牢、滑台。公元449年,拓跋燾大破柔然,之後兵指南朝宋,宋文帝為阻止魏軍南下,發兵北攻。由於宋文帝舍功采對,自戳良將,殺害裴方明等名將,使軍力頓減,加上連年征戰,國斬漸衰,加上軍中無禦敵之將,又不顧朝臣之反對,於太平真君十一年發兵攻魏,麵對魏軍的後發製人,以號稱百萬之眾強渡黃河,步步逼近,最後無奈隻得北撤,從此宋文帝再無力爭奪中原。公元493年,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頻繁南下攻齊(479年,宋異明中領軍蕭道成代宋建立齊朝),至此,北魏、南齊進行了長達23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