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使華域汽車擺脫投資公司的定位。華域汽車已經對延鋒偉世通取得了實際控製權,2011年製動係統公司將可以合並報表,華域汽車將對這兩家淨利潤貢獻55%以上的企業具有控製權,從該意義上講,華域汽車已經不是一家投資型公司。目前,華域汽車將所有業務劃分為六大板塊:金屬成型與模具、功能件、電子電器件、內外飾件、熱加工件、新能源,集團內部關係將進一步理順,旗下各公司發展將更為協調,華域汽車將逐步走出投資型公司的定位。
二、上海汽車上遊產業產能擴展
(一)拜耳公司設上海總部
2010年12月9日,拜耳公司和上海市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其全球聚碳酸酯(PC)業務部總部遷至上海,並大幅增加在上海的研發活動,擴建金橋研發中心,同時,將上海現有的35萬噸聚氨酯原材料(MDI)的產能擴大至50萬噸,並新建一個50萬噸的MDI工廠,使上海基地成為全球最大的MDI基地。公司還打算繼續在滬興建或擴建聚碳酸酯、HDI等化工設施,這些項目的合計投資高達10億歐元。
(二)巴斯夫亞太區創新科技園奠基
全球知名化工公司巴斯夫於2010年12月20日在浦東化工基地內為其全新的亞太區創新科技園舉行了開工典禮,巴斯夫將斥資約5500萬歐元用於浦東生產基地的擴建,該基地將包括研發團隊、市場和銷售團隊、目標行業團隊及本地生產裝置等,並通過立足於亞洲的創新研發,幫助客戶拓展亞洲市場,主要研發活動將著重於為巴斯夫亞太區業務進行產品開發,並為建築、汽車、鞋類和化妝品等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聚碳酸酯主要用在交通領域,高強度、高透明度的聚碳酸酯材料不僅可以使汽車減重,還可以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其應用領域主要在消費電器、汽車行業、電子產品及建築行業等。目前全球能生產MDI的隻有11家化工企業。從產能來看,拜耳、巴斯夫及亨斯邁分列前三位,中國的煙台萬華也躋身全球前五,其餘包括陶氏、三井武田等。目前,MDI產量最大的是拜耳,其總產能接近140萬噸,其次為巴斯夫和亨斯邁,各為97萬噸和85萬噸左右。煙台萬華為50萬噸,巴斯夫在華合資企業之一上海聯恒產能為24萬噸。而上述兩大國際化學巨頭在上海的投資行為表明上海在汽車關聯產業方麵對國際大型跨國企業的吸引力上升,也進一步提升了上海汽車關聯產業的研發能力,為上海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和智力保障。
三、上海汽車產業服務鏈升級
(一)汽車銷售服務鏈升級
1 4S店新標準——上海首家“奧迪城市展廳”開業
2010年12月29日,上海首家“奧迪城市展廳”——上海東昌金橋豪迪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正式開業,這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豪華、最國際化的汽車展廳。“奧迪城市展廳”超越了傳統的高檔汽車品牌4S店模式,是按照奧迪全球最新統一標準設計建成的集品牌體驗、車型展示、新車銷售、售後服務於一體的經銷商展廳。
2 服務鏈延伸——國內首家品牌二手車合資公司正式成立
2010年10月28日,由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通用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建的“上海誠新二手車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投資比例分別為34%、33%和33%,這也是國內成立的首家品牌二手車合資公司。該公司以“誠新二手車”品牌大賣場為主要業務形態和經營實體,致力於打造成國內最具品牌價值、服務最完善、功能最齊全的二手車交易及服務平台,在國內開創了整車廠參與品牌二手車大賣場運營的新模式,體現了上汽集團、通用汽車中國和上海通用汽車靈活運用資本合作,在多元化服務業務領域的全新拓展。
(二)安吉物流做強汽車物流
大連港與上汽集團控股的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在汽車整車運輸和相關物流業務等方麵展開合作。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物流服務供應商。此次與大連港簽署的合作協議主要是以大連港首條2300車位滾裝船下海運營為契機,推進兩家公司在中國南北汽車整車運輸和其他物流業務方麵的深入合作。
(三)汽車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成立
2010年11月18日上海安悅節能技術公司成立,這是目前國內汽車行業首家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該公司將加大節能技術的研發力度,打造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能力;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相關企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係;注重節能減排領域專業人才的引進、培養、激勵;強化業外市場的開拓,推廣更先進、更高效的節能技術。公司的成立標誌著上汽在節能減排領域又向前跨出了堅實的一步。
(四)成立上海汽車股權投資有限公司
2011年1月13日,上海汽車公告全資設立“上海汽車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該公司主要將投資汽車上下遊和新能源領域,此舉意味著上海市國資係統內首個由產業集團主導的PE應運而生。這是在2010年8月上海市出台《關於加強金融服務促進上海經濟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若幹意見》大背景下誕生的,該《意見》明確鼓勵中外資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與上海行業龍頭企業、自主創新和高新技術發展專項資金等方麵的合作,在上海發起設立符合產業發展規劃方向的各個專門領域內投資的專業投資基金。
(五)汽車租賃市場引入“汽車共享”模式
2010年10月,上海試水“中國式汽車共享”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大眾汽車租賃公司攜手不來梅,將在上海嚐試“中國式汽車共享”,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汽車共享”與傳統租車的區別在於收費方式,傳統租車是以天數結算,適合長時間長距離的用車需求,而“汽車共享”模式是以小時和公裏數作為結算標準,這樣既減少了汽油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還有助於緩解交通擁堵、停車位緊缺等問題。因此,非常適用於人口密度較大的都市型城市。
(六)論壇與協會
1 四大汽車行業組織落戶上海
2010年7月8日,中國四大汽車行業組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汽車新聞工作者協會正式入駐上海國際汽車城聯合辦公,標誌國內最重要的幾家汽車行業組織與產業基地的互動支持與合作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上海國際汽車城步入成熟發展期。
2 車聯網業內最大盛會在上海召開
2010年12月,在上海舉辦了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上汽集團和中國聯通協辦的“2010 Telematics@China”高峰論壇,本屆Telematics@China高峰論壇以“汽車手機化車輪滾滾的移動互聯網”為主題。據悉,車聯網項目將被列為我國重大專項第三專項中的重要項目,相關內容已上報國務院,一期撥款有望達百億元級別,預期2020年將實現可控車輛規模達2億輛。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由製造大國向產業強國的邁進,汽車工業與信息化的融合將是中國汽車工業“由大邁強”的重要戰略之一。
第三節上海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效果
及趨勢分析一、上海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效果分析
(一)上海汽車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通過整合與重組,上海對國內外汽車企業的吸引力增加,凝聚力進一步增強,以嘉定為核心的上海國際汽車城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經濟支撐、開放的產業政策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帶來了巨大集聚效應,除了上海市汽車產業在此區域內高度集聚,世界知名汽車零部件及研發企業紛至遝來,中外汽車行業權威組織和機構也紛紛入駐。從而在上海形成了從研發到零部件製造、整車製造、銷售及相關服務於一體的較為完整產業鏈。
在研發結構上,世博會在上海的召開帶來汽車資源、信息、智力與人才的新一輪輸入,也伴隨業界高端品牌活動的配套跟進,重量級的汽車領袖、技術精英頻頻在上海亮相。上海汽車的科研團隊也因此進一步壯大,形成了科研院、企業一體的研發結構。
(二)上海汽車行業影響力提升
目前,在整車領域,上海汽車通過加強與德國大眾、美國通用等全球著名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形成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等係列產品;推進自主品牌建設,相繼推出了榮威品牌和750產品,逐步形成了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共同發展的格局,形成從低端到高端、跨美係、歐係、韓係等多種車型的產品鏈。目前,上海汽車的合資品牌市場份額提升明顯,2010年上海通用銷售101.21萬輛,同比增長42.87%;上海大眾銷售100.14萬輛,同比增長37.50%,在狹義乘用車終端市場,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品牌市場份額分別為10.08%、9.74%,相對2009年提升了1.54%和0.89%。同時,其自主品牌銷售16.04萬輛,同比增長77.94%,經過四個年頭的市場考驗,榮威係列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榮威550、榮威350月銷量均超過了5000輛,公司自主品牌雙品牌戰略也將正式步入收獲期。
這樣,上海汽車的主打乘用車產品依托中間寬兩頭窄的產品布局,形成了從低端向高端的“錐子型”全市場覆蓋,這也將適應未來市場“一二線市場中高端持續更新+三四線市場中低端首次購置”的傳統市場發展趨勢,上海汽車的行業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
(三)上海汽車輻射力擴大
從上海汽車生產的空間布局來看,目前國內布局基本完成,形成以東部(上海、江蘇南京、儀征)為核心,輻射中部(柳州)、西部(重慶和規劃中的成都)和北部(青島、煙台、沈陽及規劃中的唐山)的格局,產品的輻射力進一步提升。同時,上汽集團通過香港公司加強了與通用汽車的合作,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目前,上汽集團在英國長橋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擁有韓國通用大宇10%的股份;在美國、歐洲、香港、日本和韓國設有海外公司,並拓展了印度及東南亞市場份額,上海汽車的國際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上汽集團整合趨勢分析:上海國資改革的生力軍
在2011年年初上海市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上海市國資委主任楊國雄表示:上海市國企“十二五”期間將做到90%以上的產業集團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產業集團90%以上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來自主業,淨資產收益率穩定在6%以上。上海國資“十二五”規劃的總體思路沿襲了“十一五”要求市場化、優化結構、增強創新等。同時也提出了要更加注重上市發展和透明運作、更加注重企業重組聯合等要求。2010年上海市經營性國資證券化率從年初的25.4%提高到30.5%,2011年這一目標將繼續提高到35%。盤活國有資產存量、加快國有資本證券化依舊是2011年上海在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領域中的重點工作之一。
目前,上海汽車集團主要從事乘用車、商用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產、銷售、開發、投資及相關的汽車服務貿易和金融業務。下屬企業主要有三類:(1)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海申沃,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依維柯紅岩、韓國雙龍汽車等整車製造企業。(2)汽車齒輪總廠、聯合汽車電子等與整車開發緊密相關的零部件企業;(3)上汽財務公司等汽車金融企業。上汽集團作為上海國資委重點企業,盡管已經將集團主要資產整車及零部件分別打包進上海汽車及華域汽車,前者經營整車、緊密零部件、汽車金融三項業務;後者經營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業務。但據其官方網站記載,上汽服務產業已與11家國際領先服務廠商合資合作,先後組建73家汽車服務企業,覆蓋汽車物流、汽車金融、銷售服務、物資貿易、資產經營和汽車信息等23個業務門類,總資產約375億元尚未進入上市公司。上汽集團進一步將集團其他資產注入相關上市公司,或者作為國資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試點集團,是可以期待的大概率事件。而這些資產注入完成後,上海汽車將擁有包括整車、汽車金融、服務貿易在內的完整汽車產業鏈,汽車行業龍頭地位將進一步得以鞏固,業績有望穩步發展。
在上汽集團的業務構成中,服務貿易板塊是上汽集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0年完成銷售收入380億元,“十一五”期間收入複合增長率達17%,在國內汽車服務行業中居於領先地位。上汽服務貿易板塊涉及汽車物流、汽車銷售、國際貿易、汽車服務、汽車金融、汽車文化等多種領域。其中,汽車物流板塊的安吉物流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業務範圍最廣的第三方汽車物流服務供應商,該公司成立於2002年,是由上海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和TGP集團下屬的荷蘭天地物流控股有限公司(TNT Logistics)各出資50%組建而成的國內首家汽車物流合資企業,注冊資本為5000萬美元。該公司主要從事整車、零部件物流以及相關物流策劃、物流技術谘詢、規劃、管理、培訓等服務;是一家專業化運作,能為客戶提供一體化、技術化、網絡化、可靠的、獨特解決方案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公司業務覆蓋物流、汽車租賃、汽車貿易、汽車俱樂部等領域。
2006年TNT集團作價14.8億歐元將其物流業務出售給私募股權基金——阿波羅(Apollo)管理公司後,TNT物流更名為CEVA物流。安吉物流外方股東相應變更為CEVA。CEVA物流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物流公司,擁有廣泛的全球網絡,在全球26個國家設有經營設施,經營倉儲麵積總計700多萬平方米,在全球範圍內為跨國公司及當地的大型公司專業設計、實施並經營複雜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同時,CEVA也是全球五大物流公司中第一大汽車物流公司,在北美、南美都有非常強大的運營能力,擁有450個營業網點。安吉物流是國內目前最大的汽車物流服務供應商,2010年彙總收入97億元,運送整車500萬輛,在乘用車整車物流市場的占有率達37%;其中零部件物流收入突破18億元,口岸物流海通碼頭滾裝業務量超過天津港,位居中國四大口岸汽車滾裝碼頭第一。安吉物流2006—2010年彙總收入複合增長率30%,整車運輸從160萬輛上升到500萬輛。安吉物流主要客戶包括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二汽、寶馬等汽車廠商。目前幾乎每家汽車廠商都有自己控股或參股的物流公司,安吉物流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物流服務商,從收入規模推算,僅占汽車物流產業的4%,隨著國內汽車物流外包程度的提高,安吉物流成長空間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