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懂得全麵兼顧
《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描述了一群美國百萬富翁的生活。他們住在高級社區裏,生活安穩、經濟獨立。他們將事業的成功歸為生活的智慧,他們如此說:“我們不是工作狂,我們花很多時間與朋友、家人相處。許多人有時間上教堂和從事慈善募捐活動。
很少人覺得為了發財致富,就必須在早晨三四點起床工作。相反,我們認為享受生活與賺取財富是可以平衡的。許多活動其實跟致富有正麵的關係。
許多人定期打高爾夫球或網球。事實上,打高爾夫球與資產淨值有很密切的關係。
平均每兩年出國度假一次。
我們幾乎都已婚,並且有小孩。事實上,大多數人認為家庭生活有助於致富。
除此之外,我們中大多數人的主要工作是花時間計劃投資和請教稅務顧問。一旦工作時我們就專心致誌,來賺取最高的利潤。但是,我們有許多工作都是假手他人,那些自己動手做的人,財富比我們的平均值低很多。”
可見,百萬富翁的生活與人們所想象的並非那麼一致。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如此協調而輕鬆,讓人不禁心存疑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工作態度是一個人生活態度的寫照。會生活者才會工作。而會工作就是會生活。《百萬富翁的智慧》中的百萬富翁是懂得生活的人。他們在家庭、事業和社會生活中尋找平衡點,而非隻顧其一,舍及其他。生活本來是全方位的,而有質量的生活則建立在對生活的整體認識、理解和把握上。工作不僅不排斥家庭、友誼和個人休閑,相反,工作離不開對外界環境的理解與把握。事實上,對生活的全麵兼顧是對生活張弛有度的規律把握。
(3)準備一份好心情
要輕鬆上路,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準備良好的心態。
有位年事已高的僧人,仍舊毫不間斷地天天早起工作,在晨曦中曬菜幹。
信徒問他:“師父年紀多大了?”
“77歲了。”
“那該享享清福,幹嘛那麼累呢?”
老僧很幽默地說:“因為我存在。”
“那也不必在太陽下幹活呀。”
“因為太陽也在。”
“你是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不,你當它是工作,我當它是生活。”
有一句名言說:“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的幸福度”。一個心態積極平和的人,任何工作,他都能找到其中的樂趣,既使別人眼中的苦差,他也能自得其樂,不管不顧外界的詫異、羨慕等的反應。而一個心態悲觀偏執的人,做任何工作都得忍耐著工作之苦,即使別人眼中的美差,對他而言,也隻是工作和苦差事罷了。
曾經有人向古得利公司董事長大衛·古得利這樣詢問:“如果想在實業界有所成就,必須先注意的是什麼?”他回答:“必須先注意的是你要做你所喜歡的工作,隻要這是你所喜歡的工作,你就會忍耐。因為這樣的工作已經變得和遊戲一樣。”
愛迪生年輕時是一個在研究室裏吃飯、睡覺,一天工作十八小時的人。但他曾這樣說:“我的一生,好像沒有做過一天工作,因為這些我都感覺在玩樂。”
我們要學習這些功成名就之人,不僅要像他們一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而且在選擇了自己的事業之後,就盡力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工作,將工作當成遊戲,輕鬆地看待它。正如老和尚與百萬富翁們一樣,學會輕鬆運用這一生活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