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偉大在於管理自己 成功源於自我管理 (1)(3 / 3)

作為領導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為下屬員工行動的楷模,因此,隻有一個能夠以身作則的領導者,一個言必信、行必果的領導者,才能帶動企業向著目標邁進。柳傳誌經營企業的智慧在於他知道,好的企業就像是一支軍隊,令旗所到之處,三軍人人奮勇,進攻時個個爭先,撤退時陣腳不亂。企業做什麼事,就怕含含糊糊。製度定了卻不嚴格執行,最害人!經營企業,如果心腸冷漠,肯定做不長久,一定要以心換心、誠懇相待,但是如果沒有鐵的紀律來約束企業肯定也不行。一個高明的領導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做好兩者的平衡。

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破產案、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信用危機以及2002年世界通信公司虛報利潤案,引起了世界企業界的軒然大波,同時也印證了最近美國蘭德公司調查報告中的結論:“是公司責任的崩潰、企業倫理的泯滅、貪婪和欺詐、企業誠信蕩然無存,使安然、安達信、世界通信等公司醜聞不斷。為了謀求生存,一個公司應該采取什麼樣的對策與企業文化?沒有高度內外一致的、以誠信為核心的價值觀體係、期望和行為,企業最終將失去競爭力並被逐出舞台。”

以信為本,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所在,不管對內還是對外,答應發的獎金自然要如期如數發給員工。這也是聯想集團“家文化”的體現。“家文化”的作用是讓大家能夠凝聚到一起,讓大家有一種歸屬感。這種“歸屬感”創造出更多的生產熱情,所強調的是一種“感情”的維係,而不隻是“利益”的維係。相比華為的“狼文化”,聯想的這種親情的“家文化”在嚴酷的市場競爭麵前更有競爭力。公司雖然不是家,但是依然可以用“家文化”來進行構建。這也就賦予了企業更多文化的內涵和體驗。

對於企業來說,技術可以學,製度可以定,但包括企業全體員工內在的追求在內的這樣一種企業文化、企業倫理層麵上的東西卻是很難移植、很難模仿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理念才是最終意義上的第一核心競爭力;而企業信用、企業商譽是企業理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什麼使得企業能夠長久不衰?信譽顯然應該排在第一位。

案例2·管理好自己才能領導別人

1984年,在做了十幾年科研工作之後,40歲的柳傳誌意識到自己再怎麼努力大概也成不了科學家,於是毅然告別了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第六室磁記錄工程師的崗位,到中科院人事處去做一名行政幹部。但是,他很快發現自己也不是當官的料。到底什麼才是自己的長板?柳傳誌感到困惑和彷徨。

這一年的10月,中央批準了《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宣布把改革由農村推向城市。借政策的東風,靠中科院計算所20萬元投資,柳傳誌和11名同事,在計算所的一個傳達室裏辦起了公司。1985年,靠著“聯想漢卡”和代理國外微機,這個出身卑微的小公司掘到了第一桶金,柳傳誌本人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長板,從此在商業世界青雲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