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細節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征兆,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命運去向和事情的成敗。一些明智的人善於從小事情做起,從而使自己的命運得到徹底的改觀。
海爾的管理層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讓時針走得準,必須控製好秒、針的運行”。我們要發現問題的關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堅持從最容易做的事入手,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才能接受更大的挑戰。
要想成就大事,必先從小事做起,一件件地去做,一步步地去走,步步為營、逐步前進。隻要企業家堅持不懈地把每一個細節做好,天下就沒有做不成的大事。
行動指導
無論事情多麼小,決定去做,就要“集中優勢兵力”,做得比別人好。也許,在我們輕輕鬆鬆做好一件件小事的同時,我們的實業大廈已經悄悄落成了。
“必作於細”——創新從細節做起
道德經箴言
原文: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道德經》
譯文:天下大事,必然建基於細微
每個企業家都能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但是有幾個企業注意到創新要從細節做起,要進行細節創新呢?
日本的井村信封公司就通過別人無法注意的細節創造了一個企業帝國。
40多年前,井村公司就不斷地在信封和明信片的創新設計上動腦筋。他們研製發現:在信封中央開一個洞,用熱處理方法將透明的塑膠套與信封黏合,使收信人的姓名從外麵就一目了然,這種信封現在仍被用於電話賬單或是產品促銷;井村公司通過不斷的調查和研究,他們發現通過改變明信片的設計,可以有效降低顧客的郵寄成本。他們在明信片上加了一層使內容絕不曝光的貼紙,這樣,明信片也可用來處理重要文件。現在大多數日本銀行仍然使用這種明信片,把金融卡密碼寄給客戶。
為了不斷地改進公司的產品,井村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來篩選創意。委員會每月集會一次,討論各種創意與市場潛力,並開發專門技術。井村公司通過進行細節創新,開發了難以數計的創意,使公司依靠信封、明信片這些小商品,創造了上百億日元的驕人業績。
像井村這樣致力於不斷進行細節創新的日本企業不勝枚舉,這也突出體現了日本企業的精細化管理的特點。這對中國企業家而言,有非常強的啟示意義。中國的市場容量和可開發的產品,比日本要廣闊得多,關鍵在於,企業家是否能重視到細節,能否構建細節思維,通過細節思維引導企業進行全方位創新,從而提升企業的創新競爭力。
一位年輕人在快餐店找到一份送外賣的工作,每月薪水隻有300元,工作卻很辛苦,高峰時一天得送600多份快餐。但他任勞任怨,一幹就是6年。許多人勸他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他隻是笑著搖搖頭。
6年後,這位年輕人創辦了一家家政服務公司。他的生意好得出奇,幾年時間就成為一位擁資千萬的大老板。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一位送外賣的小員工,怎麼可能轉眼間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呢?其實一點也不奇怪:除了他,有幾個送外賣的員工能一幹就是6年?在這6年中,他結識了幾千個生意人。這就是他做大事的本錢。
“現在唯一的壟斷性資源,我覺得就是創新,這種無形的資源是別人所沒有的。”遠大空調總裁張劍這樣說。可以這樣講,創新也必將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內容,我們不光要在技術、管理、文化等各個方麵展開創新,更重要的是,要將創新這種壟斷性資源運用到企業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這是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必須要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