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嶠隻身到武昌赴任。溫嶠裝出一副敬重王敦、願意肝膽相照的模樣。同時,還不時地密呈策劃以求得王敦的信賴。溫嶠有意識結交王敦的親信錢鳳,並說:“錢鳳先生才華能力過人,經綸滿腹,當世無雙。”
不久,丹陽尹辭官出缺。溫嶠假意推薦錢鳳,好誘使錢鳳推薦他。錢鳳果然中計,對王敦說派溫嶠去最適宜。於是王敦上表朝廷,補溫嶠出任丹陽尹,並囑咐溫嶠就近暗察朝廷中的動靜,隨時報告。
溫嶠在王敦為他餞別的宴會上溫嶠假裝吃醉了酒,向在座同僚敬酒,敬到錢鳳時,錢鳳未及起身,溫嶠不高興地說:“你錢鳳算什麼東西,我好意敬酒你卻不飲。”
王敦以為溫嶠真的喝醉了,還為此勸兩人不要誤會。溫嶠去時,突然跪地向王敦叩別,眼淚汪汪,弄得王敦十分感動。
果然,溫嶠辭別王敦向建康走去後,錢鳳晉見王敦說:“溫嶠為皇上所寵,與朝廷關係密切,何況又是帝舅庚亮的至交,此人絕不可信!”王敦生氣斥責道:“溫嶠那天是喝醉了,對你是有點過分,但你不能因這點小事就來報複嘛!”
溫嶠終於擺脫王敦的控製,回到了建康。他將王敦圖謀叛逆的事報告了明帝,又和大臣庚亮,共同計劃征討王敦。王敦勃然大怒:“我居然被這小子騙了。” 然而,畢竟無可奈何,鞭長莫及,更無法挽救失敗的命運了。
上述故事中,溫嶠接圖謀叛逆的王敦身邊,摸透情況後又巧妙逃脫,可謂運用了柔弱的策略,最終卻獲得了全勝。這就是為何我們常在在生活中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弱者好逞強施威,而強者反倒裝龜扮弱。
水,它沒有硬度、沒有形狀,總是處萬物之下,但是以水來攻克堅強的東西,卻沒有什麼能承受得住。滴水可以穿石,洪水泛濫時高山丘陵為之崩垮,大樹也能被連根拔起。自然界和人世間共同遵循的道理:弱勝強、柔勝剛。既然這個道理這麼簡單,大家也都能從水這個自然界的實例中看到這個道理確實是正確的,可為什麼按照這個道理去實踐的人很少呢?
現實生活中,常常看到有的人為一點小的摩擦,就大動幹戈,雙方為爭一個高低,就動刀動棒,結果肯定是 兩敗俱傷、一失足成千古恨。為什麼這麼多人明明知道柔弱能勝剛強,可為什麼偏偏喜歡去追求剛強呢?是因為有征服感,有求勝的心理,有天下第一的心態。
做人固然需要剛強,但如若一味剛直不屈,猛攻猛打,就有可能碰釘子,甚至會遭不測。人的工作環境,有時候是無法選擇的,在危險或尷尬的環境中工作,頭腦一定要靈活,遇事該方則方,不該方時就要圓熟一些,尤其在遇到將要對己不利的形勢時,應將剛直不阿和委曲求全結合起來,先將自己置於有利地位,再伺機反擊。
行動指導
低調做人、柔弱處事是強者采用之計,用之於謀求生存和伺機攻擊!
第三周 合作與包容,在磕絆中成長
“玄牝”之力——如母親般的包容下屬
道德經箴言
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道德經》第六章
譯文: 虛神永遠存在,可以稱它為無比幽深的生殖之源。
如母親般的包容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現代企業競爭最終歸結為人才的較量,為了保持戰略優勢,領導者需要千方百計地搜羅人才,還需要以包容的精神容納各種可以創造價值的人才。
劉秀領導的赤眉軍占領長安、更始失敗以後,朱鮪還堅守著洛陽,這讓劉秀無可奈何。劉秀及將領們全力圍攻了幾個月,損兵折將,但洛陽還是攻不下。麵對這種情況,劉秀感到強攻不行,於是開始勸降。朱鮪在城上,岑彭在城下向朱鮪陳述利害得失。朱鮪深知形勢對自己不利。劉秀說:“做大事的人不計較小怨。朱鮪現在如果投降,可保全官職和爵位,怎麼能夠治罪呢?有黃河水在此作證,我決不食言!”
劉秀的承諾使岑彭心裏有了底,他再往勸降。朱鮪為了試探劉秀是否真誠,從城上垂下大繩子,對岑彭說:“如果你說的確實是真的,請用繩子上城。”岑彭向前準備攀登,朱鮪看到他的誠意,就答應投降。
幾天後,朱鮪把自己反綁起來,和岑彭一起到漢軍營中投降。劉秀沒有任何責罰之意,還替他解下身上捆綁的繩索,又讓岑彭連夜送他返回洛陽城。第二天早晨,朱鮪帶領全體官兵出城投降。劉秀是一個顧全大局、心胸寬闊之人。對兵敗求降的人,劉秀從不用詐。當他攻打王朗時,王朗因兵力不足而投降,不過有一條件就是請劉秀封自己為萬戶侯。劉秀說:“顧得全身可矣。”當劉恭替劉盆子乞降時,問怎樣對待劉盆子,劉秀說:“待以不死耳。”明明白白,毫無欺飾,深得人們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