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七) 七月管理者的競爭之道 (5)(2 / 3)

從前,有一個出海打漁的好手,他聽說最近市場上墨魚的價格最貴,就發誓這次出海隻打墨魚。然而很不幸,這次他打到的全是螃蟹,漁夫很失望地空手而歸。當他上岸後才知道螃蟹的價格比墨魚還要貴很多。

於是,第二次出海他發誓隻打螃蟹,可是他打到的隻有墨魚,漁夫又一次空手而歸。第三次出海前,他再次發誓這次不管是螃蟹還是墨魚都要,但是,他打到的隻是一些馬鮫魚,漁夫第三次失望地空手而歸,可憐的漁夫沒有等到第四次出海,就已經饑寒交迫地離開了人世。

在上麵的故事中,如果漁夫第一次就打些螃蟹拿回來賣掉,最起碼可以保證吃飽穿暖;如果他能在第二次打些墨魚拿回來賣掉,那以後的一段時間中,可以不用為餓肚子而犯難;如果他第三次出海捕些馬鮫魚拿回來賣掉,也可以填飽肚子。如果他能夠以變製變,也就不會到最後被餓死。

世上的事,常常是風雲突變,叫人難以把握。因此,我們很難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很難知道明天我們將麵臨什麼困難,也就經常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為了在困境中作出明智的決策,我們就要運用正確的策略性思維,以變應變,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隻有做到了“因利而製權”,伺機而動,才能讓自己有更大地發展。

變,是事物的本質特征。麵對瞬息萬變的社會,聰明的人有三種策略性思維:

一是以不變應萬變。如果沒有實力的支撐,這隻是一種最消極的態度。

二是以變應變。這種策略其實也隻能算作無奈的選擇。比如說人家拿出了新產品,你跟在後麵來個“東施效顰”;人家降價了,你慌不迭地也來個大甩賣,變來變去始終是被動應付,在這種情況下隻要能夠不被拖垮就已經是不錯了,新局麵是難以看到的。

三是以變製變。一個“製”字,情況大不一樣了,而它所反映出來的隻是一種主動進取的精神,是一種度勢控變的能力,其效果是變反倒成了一種機遇,在變中獲得新的發展。

行動指導

生活中,一個人要想在生活中過得順心,就必須具有靈活應變的能力。在商戰中亦是這樣。市場競爭,風雲多變,隻有靈活應變、全麵兼顧,才能掌握主動權。這是一種經營之道,更是一種生存之道。

“道”無常“道”——固定模式不適用於自主創新和市場發展

道德經箴言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第一章

譯文:道,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可以用言語表述出來,就不是永恒的道。

企業在發展新的市場時是沒有“常道”的,隻有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創新,才能使創新保持在正確的方向上,才能促進企業將“創新力”真正轉化為“競爭力”。

20世紀90年代初,春蘭研製出了國內第一台變頻空調,但考慮到當時市場對這種高端產品的需求不大,因而沒有全麵推向市場,以致讓後來的其他品牌的變頻空調搶了先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深刻的教訓,春蘭在此後的發展進程中加大了創新與市場對接的力度,並采取了主動引導市場的策略。

比如,開發高能動力鎳氫電池,引導汽車、電動機械和工具等產品市場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開發移動式與卡式空調,以及鑲有觸摸屏的水晶彩色麵板豪華和超豪華空調,引導消費者向往時尚和個性化特征的新生活。

正是注重創新與市場的對接,春蘭產品不僅銷往世界120多個國家及地區,而且實現了海外投資與海外貿易同步增長、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一般技術向核心技術、國內選才向全球攬才、適應標準向自主標準、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的全方位提升。春蘭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158,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