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七) 七月管理者的競爭之道 (2)(1 / 3)

(七)七月管理者的競爭之道 (2)

作為管理者,更要明白這個道理,隻有與企業共存共榮,才能解決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相脫鉤的狀態。在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相衝突時,要充分自律,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行動指導

“無見小利,小利則大事不成”,隻有集體利益得到保障,個人利益才會得到兌現。

不欲盈——憂患意識是領導的的清醒劑

道德經箴言

原文:保此道者不欲盈。

——《道德經》第十五章

譯文:保持這種生存方式的基本點就是不去追求"無不具足"。

智慧的管理者,之所以比別人強,往往隻是在取得成績時不自滿。

1999年,陳天橋靠他借來的50萬元走上了創業之路。短短幾年間,他一手創建的“盛大網絡”資產已愈百億,並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和世界最大的網絡遊戲公司之一。

盛大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憂患意識是它最好的利器。在外人看來,盛大手裏似乎有花不完的錢,它的財務狀況足夠健康。按照陳天橋自己的描述,盛大沒有銀行貸款,沒有應收賬款,每天的現金收入超百萬。但陳天橋的心裏一直都認同比爾﹒蓋茨的那句話:“微軟距離倒閉永遠隻有14天。”微軟帝國尚且如此,何況他的盛大呢?

陳天橋曾說:“在2001年之前,盛大每天都可能死去;在2002年,盛大每個月都可能死去;在2003年,盛大每個季度都可能死去。”在盛大的發展過程中,陳天橋說自己每一年裏都承擔了別人十年的風險。遭遇過與合作夥伴對簿公堂,遭遇過投資方突然撤資,遭遇過黑客的大規模襲擊,也遭遇過競爭對手“舉報”所謂的偷漏稅……政策、業務、技術風險,盛大始終覺得自己“危機重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陳天橋始終是直麵現實又憧憬夢想的清醒者,憂患意識是他的一支清醒劑。身處的領域中,新的技術,每天變化著,每天以加速度變化著。盛大每天在追求機遇的過程中麵臨著新的危機,同時又在不斷解決危機中抓住新的機遇。這就是是“盛大”茁壯的生命力量。

一些管理者往往會因為企業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而產生輕浮躁動的自滿情緒,但這隻能使其陷入難以擺脫的危機中。不光老子,孫子也曾說:“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意思是:混亂可以轉化為嚴整,怯懦可以轉化為勇敢,弱小的態勢也可以轉化為強大的態勢。任何事情都有好與壞的兩麵,滿足和停留就意味著危險,因此管理者要時刻有憂患意識。

智慧的管理者,往往比常人載多看到三兩步,再多做三兩手準備。正如陳天橋所說的:變是常態,不變是非常態。一家企業如果不能在快速競爭的市場中,始終保持謙虛奮進的狀態,就會被人拉下來。

行動指導

企業管理者在勝利麵前保持清醒。也正是這樣的危機意識,才能使你帶領企業一次次跨越成功,成為不斷超越的企業。

第二周 未雨綢繆,掌握危機的預防

“慎終如始”——注意危機迫近的信號

道德經箴言

原文: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譯文:到最後一刻還像剛開始時一樣謹慎,就不會有失敗的事了。

競爭時代瞬息萬變,任何一個企業稍稍疏忽就將麵臨著破產的可能。

微軟是世人公認的最偉大的成功企業之一,但是比爾?蓋茨仍然不忘告誡他的員工,要時刻懷有“距離破產隻有18個月”的危機感。

有一句話也許能準確地表達出蓋茨心中的想法,這句話也是蓋茨非常喜歡的微軟公司文化中的一條內容:“每天早晨醒來,想想王安電腦,想想數字設備公司,想想康柏,它們都曾經是叱吒風雲的大公司,而如今它們也煙消雲散了。一旦被收購,你就知道它們的路已經走完了。有了這些教訓,我們就應常常告誡自己——我們必須要創新,必須要突破自我。我們必須開發出那種你認為值得出門花錢購買的Windows或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