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六) 六月管理者的組織之道 (3)(2 / 3)

這個新任廠長想了一些妙招讓自己融入這個群體。一個月來他經常帶一些小禮物,在晚間到兩位主管的家裏,和他們及其家人談天說笑,後來幾乎是無話不談,包括主管們的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缺點他將這些聽到的事情都記在心裏。

第二個月開始,他和兩位主管取得了共識,兩位主管時時在晚上到廠長的家裏喝茶,報告一些廠裏員工的小習性、特殊的個性或是近況,並且將自己遇到的一些事也作一番報告。

新廠長經常和大夥兒一起在餐廳用餐,一邊吃一邊將兩位平常管理大家很嚴的主管,在生活上的一些小缺點都講出來,兩位和廠長已有共識的主管,在一旁聽到自己的事隻是傻笑。這樣一來,基層員工們覺得受到領導的特別關注,有些受寵若驚,感覺非常開心,而且大家聽到廠長挖苦主管,自然也很痛快。沒過多久,工廠上上下下都打成了一片,新廠長的管理改革政策也獲得了普遍的支持。

公司的成功需要集思廣益,需要所有人都有激情。這位廠長給我們的啟示是,和下屬打成一片,不僅能夠顯示領導者的人情味,拉近與下屬的距離,獲得支持,而且還會因為管理者的穿針引線作用,組織內成員之間也會較為容易的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企業上下同心協力,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人際關係決定著管理者的管理效能。管理者應該隨時和下屬打成一片,高高在上並不能增強自己的權威。管理者必須到下屬中間去。這是管理者為搭建良好的組織內部人際關係所應承擔的責任和所應有的行為舉止。

通用電氣公司長期在世界五百強榜單上名列前茅。公司前CEO韋爾奇坦言:“不是GE人聰明,我們有一個信念,員工是唯一的,企業領導的很多精力應花在員工的身上,而不是在考察財務數據。僅僅在年報中寫幾句感謝是不夠的,企業領導者必須走到員工中間,征求他們的意見,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績效和在公司中的位置,關鍵是企業領導者身體力行去做。”

行動指導

與下屬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積極走進下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與下屬多交流,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的所思、所為、所急,這對於管理者贏得下屬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周 有所為,有所不為

“無為”即“無違”——管理應遵循“道”的終極法則。

道德經箴言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譯文:甚高德位的行為形貌是對道的效仿。

最好的管理者是悠閑自然的,從不輕易發號施令,甚至員工都感覺不到他的存在。

一位員工在網上發帖子抱怨說:“我們老板非常討厭,他喜歡突然出現在你眼前,就為了看你是不是在聊QQ,他還經常在周末的時候,特地去公司翻看我們同事的聊天記錄,查看我們有沒有說他壞話。更好笑的是,他在查看完我們電腦時,還會把員工設置的桌麵背景改成他喜歡的人物。這樣的行為非常讓我們討厭,我們總有一種被人監視的感覺,心裏非常不爽。”帖子下麵有人留言,建議他馬上離開那樣的公司,有那樣的老板在,公司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樓主回帖道:“的確,我們聊QQ的時間並不多,老板不讓我們閑聊,也不過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是我們就是不聊QQ,我寧可坐那兒發會兒呆,那點時間也就過去了。”

這個帖子裏麵說的老板完全不懂得無為管理的思想,而是采取最原始的監督式管理方法。麵對同樣的事情,聰明公司的做法就完全不同。

“惟道是從”,無違於“道”,也就是所做之事不違反“道”。這也是物質世界解釋。如發展可再生資源,又如在不影響生物物種的情況下進行狩獵。等等等。不管理是一種改造過的、合乎人性的管理理念,它尊重每一位團隊成員,通過員工自我管理,充分發揮個人潛能,進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組織運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