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五) 五月管理者的戰術之道 (5)(3 / 3)

一個企業機構規模不適當,往往是因為沒有找到其足以生存與繁榮的恰當位置。不符合實際的規模,有時候於企業而言不亞於一場災難。

因此,管理首先必須知道的,是它的公司處於怎樣的規模。其次管理當局還必須知道企業應該處於怎樣的規模。換句話說,高層管理當局必須知道企業的規模是否合適,必須知道企業的結構是否與規模和複雜性相適應,必須知道在不同能夠規模和複雜性的公司中高層管理自己的職責是什麼。

如何才能發展合適的企業規模讓企業得到持續穩健的發展呢?這需要管理者認真從自己的行業特質、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消費者需求及企業所能承受的複雜度來進行全方位的判斷。管理者必須對這些問題進行仔細掂量:多小的規模容易在大魚吃小魚的競爭中被吞並?多大的規模就太大了?什麼是“恰當”的規模和“不恰當”的規模?企業超過了多大規模就會走下坡路? 管理者在籌劃企業規模的時候,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看哪種規模產生的績效最多,白貓黑貓抓到老鼠的才是好貓,績效才是一個衡量一個企業規模的最終標準。

行動指導

有效的擴張可以造就一代企業梟雄,沒有節製的擴張也可能是一場浩劫的開始。過快的擴張速度,會使企業麵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自知自勝——了解自己,也去了解別人

道德經箴言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譯文:了解別人則智,敏慧自知則明。戰勝別人的有力,戰勝自己的強。

智慧的人不僅了解自己,往往也能了解,認識別人,這樣才能克製自已的弱點,有力戰勝別人。

休布公司與阿夫思公司都是以生產伏特加為主,因此二者之間的展開了競爭。休布公司相比阿夫思,市場占有率相對高一點。阿夫思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特別針對休布而製定了營銷戰略。休布一直在市場上投入了大量的廣告費用,為一款名為“斯蜜朵”的新款伏特加酒做宣傳。很顯然,“斯蜜朵”酒是未來階段裏休布的拳頭產品。阿夫思針對“斯蜜朵”酒的定價,特意調整了自己產品的價格,他們希望以降價來打壓“斯蜜朵”酒的勢頭。

休布預測到阿夫思的降價措施難以持續長久,於是他們繞開了阿夫思劃定的正麵戰場,而是選擇了對阿夫思的發動側翼進攻。休布的側翼戰堪稱典範,一共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產品區分。休布公司提高了“斯蜜朵”酒的售價,在原價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美元,並在廣告中特別強調了“斯蜜朵”酒的獨特性,從而與阿夫思的產品進行有效區隔。

第二步:誘敵深入。為了使阿夫思陷入降價的陷阱,休布公司推出一款新產品,其售價與阿夫思產品售價一致,並隨著阿夫思的降價而降價。

第三步:釜底抽薪。為了徹底阻截阿夫思,休布又接連推出兩種比阿夫思產品更便宜的新產品,這一招使阿夫思措手不及,幾無應對之策。

三步奇招使休布大獲全勝,不僅鞏固了已有的市場份額,還趁勢得到擴大。

休布的競爭勝利,在於他清楚自己的優勢,更明白對手的弱點。當休布在得知阿夫思的降價策略後,他知道如果跟著降價,雙方將會陷入降價大戰,最終結果隻能是使消費者坐收漁翁之利,而對雙方沒有任何好處。不同的問題需要施行不同的戰術,在知此知彼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邁不過困難的坎呢?

在市場競爭中,既有領先者,也有追隨者,更有剛剛進入市場的創業者。盡管每個企業所處的市場地位不同,但是對於利潤和競爭優勢的期望是相同的。每個企業都希望獲得豐厚的利潤和獨特的競爭優勢。但我們要切記,在與對手進行競爭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製定不同的作戰方案,找到最適合的作戰方式。

行動指導

自知自勝要求我們經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檢討和糾正自身的缺點和過失,正確對待名譽、地位和金錢、權力,找準位置,誠實做人,認真做事,並且不斷戰勝自我,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