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 一月 管理者的修身之道 (1)(3 / 3)

這些項目動輒涉及上百億資金,由此可以看出李嘉誠對他的器重和信任。1985年,李嘉誠委任他為長實董事,兩年後又提升他為董事副總經理。此時,霍建寧才35歲,如此年輕就擔任香港最大集團的要職,實屬罕見。這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看出,李嘉誠對人才的重視程度。

領導者必須明白,下屬的自尊心是應該受到保護的。不傷害下屬的自尊心,不僅是尊重人格,而且對搞好企業大有好處。人有了自尊心,才會求上進,有上進心才會努力工作。

調查研究表明:凡是自尊心很強的人,不論在什麼崗位上,都會盡自己的努力而不甘落後於人。明智的領導者不僅要保護下屬的自尊心,還要想方設法加強下屬的自尊心。比如,注重禮貌,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自己作為一個人與上級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使用適當的褒獎,讓他們有榮譽感,等等。

尊重下屬是領導與下屬進行溝通交流時的一個基本前提。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即使是在正作場所中被視為無用的人,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與自尊心。他或許看似低能,卻在某一方麵潛藏著特長;也許他一無所長,但他卻也因此比別人更勤奮賣力。因此,領導者且不可因為下屬工作能力或為人處世上有一些毛病就對之持嫌棄的態度,一個值得下屬尊敬和愛戴的領導者應當時刻把下屬的尊嚴放在心頭。

行動指導

管理與人息息相關,這要求企業管理者要尊重員工、重視員工,竭盡全力地促進員工成長,最大限度地幫助員工獲得工作成就感。

“不言之教”——約束自己,有效征服下屬

道德經箴言

原文: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經》第二章

譯文:因此,聖人從事於無所成名的事務,施行無須仗名立言的勸教。

一個領導者隻有正人之前先修己,才能上行下效,使大家心甘情願地聽你指揮。

1942年,二戰進行得如火如荼。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化,盟軍與德軍的戰場逐漸轉移到北非。盟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巴頓將軍意識到自己的部隊可能無法適應北非酷熱的氣候,一旦移師北非,盟軍士兵的戰鬥力就有可能因酷熱的天氣而減弱。

戰爭不會隨著人的意誌而轉移,擺在盟軍麵前的隻有一條路:那就是適應。為了讓部隊盡早適應戰場變化,巴頓建立了一個類似北非沙漠環境的訓練基地,讓士兵們在48攝氏度的環境下每天跑一英裏,而且隻給他們配備一壺水。巴頓的訓練演說詞就是:“戰爭就是殺人,你們必須殺死敵人,否則他們就會殺死你們!如果你們在平時流出一品脫的汗水,那麼戰時你們就會少流一加侖的鮮血。”

雖然人人都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性,但酷熱的天氣還是讓許多士兵暗地裏抱怨不已。巴頓從不為訓練解釋,他以身作則,和士兵們一樣在酷熱的環境中堅持訓練。當士兵們看到巴頓每次都毫不猶豫地鑽進悶罐頭一樣的坦克車中時,再多的怨言也隻能變成服從。

顯然,巴頓把自己當做一個普通的士兵,扮演這個角色時,他以完美的職業軍人精神樹立了典範,起到了榜樣作用。在巴頓的帶頭作用之下,整個軍隊的訓練進行得非常順利。巴頓將軍以身作則,為整個軍隊注入了無限的激情,使整個軍隊麵貌煥然一新。

管理者如何做到讓下屬心服口服?有些人習慣於向外尋找方式,製定種種的製度和規則,以此來達到約束人的目的。而聰明的管理者卻能夠從自身尋找辦法,正人先正己,“行不言之教”,讓員工心甘情願地服從。

要管理好下屬,一部分靠權,以權管理,名正言順,這屬於“硬件”,而另一部分就得靠己,這屬於軟件。管理者要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才能最大限度地信服於員工。隻有營造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氛圍,才能形成由上至下凝聚一心的無敵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