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遂順康三年,太子府兵變。
和碩太子大婚,各國早有使臣前來祝賀,大遂九州各郡城主同時前往。然而,卻在這日宮廷兵變。
原來,早在兩月前,盛絕命良華為將,帥十萬兵逼近皇城。並在和碩太子大婚前夕親自率三萬兵改裝易容混入皇城之中,又著夜千痕帶五萬兵自地下通道暗中進入皇城潛入盛金帝宮。
和碩太子大婚當日,四海使臣朝賀,同聚太子府。盛絕一襲龍袍著身,映著日光緩緩逼近。如同金光一般將喜慶的大殿照得熠熠生輝,身後同時擁入百名帶刀侍衛護其左右。
康帝早已於日前得知盛絕被人刺殺身亡,此時正沉浸在愛兒大婚之喜中,而當下突然而來的變故令眾人久未回神。
坐在群臣中橫濱忍下心中激動,當即匍匐在地,高聲喊道:“絕帝歸來,蒼生有救了,陛下,臣參見陛下!”
楚國使臣與寮國使臣首當其衝,自人群中出列,以參拜帝王之禮叩拜盛絕。以此奠定盛絕今日之勢。而此聲一出,當即處於大遂官員一側的張清原同時跪地高呼:“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聲附和,繼而萬千附和,即刻,殿上山呼萬歲,匍地朝拜。
盛絕當機立斷,以禍國大罪扣押朱文一幹人等,繼而押下康帝。康帝絕望中反抗,最後楊劍自刎,血染大殿。
盛絕目光清冷,著人將屍體清理,卻在此時良華來報,和碩太子出逃,追拿的人夜千痕擋住,和碩成功出逃。良華請命,不可放虎歸山,欲即刻派人追查和碩下落。
盛絕聽罷半晌帶人撤離,並不下令。
順康三年,太子府兵變,絕帝重掌大權,入主盛金帝宮,改國號昌運。此後,帝王招賢納士,勵精圖治,安撫天下,大遂國運日漸興隆。
昌運四年,嶺南城主和幀世子親自押帶前朝太子和碩入朝,以此大功換取賞賜。帝王心有疑慮,將和幀安排在宮外驛館,之後便與帝妃相商。
兩日後,帝妃宣和幀入宮,問他要何賞賜,和幀目光緊鎖帝妃身側的女官清月,朗聲道:“臣,隻願求得清月一人,此生願她一人為妻,請娘娘成全!”
帝妃微微詫異,側目看向女官清月。彼時,她才想起,清月當年與嶺南世子定親,卻與府中下人暗生情愫,以致與嶺南世子大婚當日以死相逼,求他成全。卻不料,清月得了自由身,情郎已被人陷害,以致到如今依然孑然一身。
帝妃目光微微恍惚,似乎想起當年遠離皇城途中,清月小產之事,當即愧疚之心再起。看向跪在不遠處的俊朗男子,倒是略有欣慰,難得這麼多年對清月舊情難忘。
“如此……”帝妃略微思慮該如何回話,微頓之際,側目看向清月,輕聲問道:“月兒以為如何?”
清月撇撇嘴,目光不願與帝妃相迎,側向一邊,道:“臣不敢左右娘娘。”
“哦,如此啊。”帝妃緩緩點頭,眉眼帶著點點笑意,轉向和幀世子道:“世子若能應下本宮幾個條件,那本宮便允你所求,即日你便可帶清月離開。如何?”
清月聞言當下敢怒不敢言,而那和幀卻當即喜形於色,點頭道:“娘娘請講。”
“清月為正妻這是無疑的,其二,世子今生隻能娶清月一人,其三,要對清月始終如一,不得傷她半分心。倘若有違其一,本宮便將你廢了!”帝妃軟語輕聲,輕輕自紅豔唇際出口。
和幀微愣,目光看向不清不願的清月,當即點頭應下。
帝妃微微抬手,旁立的宮娥即刻上前將她扶起身,帝妃微合眉眼,頗有幾分慵懶的收回瀲灩目光,轉身離去:“既是應下了,本宮便把本宮的左右手交給你。”
聲音隨著帝妃遠去,和幀抬眼時便隻見得帝妃被微風掀起的華裙衫子。和幀見四下人已離開,當即起身,快步上前攔住清月去路:“月兒,你還不懂我的心嗎?”
清月避開他後退兩步,冷聲道:“和幀,你我今生注定有緣無分,你為何還要苦苦相逼?”
“月兒,這些年來,我始終忘不了你,為何你不肯給我一次機會?你本就是我的妻,卻因……不提也罷,隻因我對你的心,從未變過。”和幀突地上前幾步,緊緊抓住清月的手認真道。
“你明知我,心中沒有你……”
“我不在乎,這一世,隻要你給我機會讓我日日能見到你,我便什麼都不在乎,我不要求你別的,什麼都不要求,隻求你,跟我回嶺南。月兒,可以嗎?”和幀眸中痛意翻湧,緊握她的手任清月如何掙紮也不鬆半分。
清月看著和幀眼裏濃濃的悲痛,心中歎息,她終究是欠了他。她早已決定此生伺候帝妃左右,不想任何事。而今,帝妃怕是心中有愧,不願再留她。也罷,當初是她悔婚在先,此生若能償還一點他多年來的情意,便償還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