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立身處世,離不開高貴儒雅的氣質(2)(2 / 3)

借服飾修飾體型,穿出個性的風采,隻是衣裝文化成熟的一個方麵,使自我的衣裝與環境相稱,才能真正體現出一種衣裝氣韻所帶來的美。不少周旋於高層交際場所的女士,常為自己衣裝的花樣不夠繁多、檔次不夠頂尖而發愁,但她們忽略了交際場所表現的重點是個人能力,而不是高檔的服裝。

美不僅表現在外表,還表現在心靈上。一些智慧的淑女在充分認識化妝品美容駐顏的局限性後,將心思用在了增加氣質美及內涵上,因為這樣的美才能愈久愈醇,永葆活力。

服飾美就是在自然美的基礎上,在人的衣服、裝飾及打扮形式上進行外在的設計。服飾既對人的儀表起著重要的作用,又是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情趣愛好和審美格調的反映。

服裝的可塑性比身材大得多,從質地、樣式、色彩到款飾,都能體現人的個性特點,給人以各種形式的美感,因而服裝往往成為人們審美的趣味中心。因此,服飾美必須追求以下4個方麵的和諧,才能符合人們的審美觀念,真正做到大方得體。

(1)服飾美與人體美的和諧。在不顧及自己的具體情況下,把美簡單地理解為新奇、高檔、前衛、新潮,結果往往會弄巧成拙。服飾作為人形體美的一部分,它隻能是受限的存在,而不是自由的存在。它的美要體現在與人的關係上,體現在與人的其他部分的和諧上。一是與人的職業、身份、時代、傳統習慣等社會因素的和諧;二是與身材、相貌、性格、氣質、膚色、年齡等自然因素的和諧。

(2)服飾應保持與年齡、季節相和諧。服飾要有年齡感。拿色彩為例,色彩明豔的服裝,跳躍性較強,視野空間比較廣,給人的心理流動速度也較快,加上修飾線條較多,可以給人以熱情與振奮的感覺,適合青年人的性格和年齡特點;色彩柔和的服裝,較適於步入中年的人;而凝滯性色彩的服裝則適合於進入不惑之年的人穿著。以化妝為例,青年女性應少化妝,化淡妝,少裝飾,盡量體現自然美。另一方麵,服飾要根據季節時令的變化來選擇。比如服裝,冬天服裝的顏色偏深,心理上覺得暖和;春秋裝色彩應體現的是柔和;夏季偏淺給人以涼爽的感覺。

(3)服飾應與性格相和諧。人的性格多種多樣,開朗、活潑、文靜、穩重、直爽、溫柔……服飾的美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尤其當服飾十分貼切地體現了人的性格時,更會加深這種美感的程度。反之,服飾如果成為一種強加物,與性格反差甚大,就會破壞人的美。因此,在服飾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色,如性格開朗、熱情好動的人,服裝的色彩以鮮豔、對比度較強為宜,其裝飾線條或圖案應盡可能明朗一些,並與身材、相貌相和諧。

(4)服飾應與出席的場合相和諧。特定的環境應配以與之相協調的服飾。例如,在靜謐、肅穆的辦公室裏穿著一套隨意性極強的休閑裝,或者在綠草如茵的運動場上穿著極具古典美的旗袍,都會因環境與服飾的不協調而顯得不雅。

女性的服飾也要與特定的氣氛相和諧,所以有必要選擇與之相適宜服飾的款型與色彩,實現人景相融的最佳效應。場合原則是人們約定俗成的慣例,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和人文意義,特定服飾所蘊含的信息內容必須與特定場合的氣氛相吻合。可見穿著要充分考慮到時間、地點、環境的因素,隻有與這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才能顯現應有的風度。

修養彰顯芳香氣質

巴菲特被楊瀾采訪過以後,

就稱讚她是自己見過的中國主持人中最優秀的。

他說自己欣賞楊瀾的舉止優雅,談吐睿智,美麗大方。

良好的修養是女人魅力的基礎,是女人魅力的靈魂,一個具有良好修養的女性,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會煥發出奪目的光彩。良好的修養能為女人的成功鋪路;良好的修養能幫助女人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幸福的生活,並有助於女人建立積極、融洽的社會關係。

良好的修養是以理解和尊重他人為基礎,不妨礙和影響他人,不以自我為中心的隨心所欲。

一個有好修養的女人,會很在意別人的感受,時時刻刻為他人考慮;有好修養的女人絕對不會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因為她知道這會影響別人……

真正的修養並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是發自內心的。良好的修養來自熱愛他人的心靈,古人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正是對良好修養的詮釋。

良好的修養是良好習慣養成的自覺行為。女性要想培養自己的修養,應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

(1)在出門前,養成照鏡子的習慣,檢查一下妝容和儀表。

(2)要學會微笑,能控製自己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