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總結: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優秀的推銷語言才能起到刺激購買欲望的作用。雖然潛在顧客不是因為推銷員的花言巧語才購買商品,但推銷員有效的語言藝術推動著顧客滿足需求的過程。推銷人員運用有效的語言藝術,把有關商品的信息傳遞給潛在顧客,喚起其消費需求,而且使信息傳遞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新穎、更有針對性,從而增強信息刺激的力度、加速購買意圖轉化為購買行動的過程。
在推銷活動中,語言藝術的優劣,確實帶來推銷效果的巨大差異。想想看,如果可以在推銷過程中使用下麵的語言技巧,定會為你的推銷增色不少。
1、引用別人的評價
有時候你講一百句話也不如引用別人的一句評價收到的效果好。引用別人的評價在推銷中取得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你說謊而又被揭穿的話就非常難堪了,因此你要盡量引用別人真實的評價。
引用第三者的評價會讓顧客感到安全,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的戒心,這時,顧客會很放心地購買你的產品。
顧客身邊某位很值得人們信賴的人所說的話是最有說服力的引言。你可以把你的商品首先推銷給這樣的人,隻要你足夠機靈,從他口中得到幾句讚揚話應該不會太難,而這誇獎將會成為你在他所能影響的範圍內推銷的通行證。
另外,假如有位“大人物”曾經稱讚或是使用過你的產品,那麼這將大大有利於你的推銷。“大人物”可以指電影明星、體育明星、政界要人等人們相對熟悉的人物,因為他們往往比你更容易讓人信服。
當然,這是做廣告經常使用的方法,在這裏我們不妨也拿過來借用一下。要是這兩種人都不能利用,那麼顧客並不了解也不認識的人講的話則可能有用。你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話必須言之成理,而顧客通常並沒太在意,那他會感覺頗受啟發,然後欣然接受你的產品。
2、多使用“將來”
多方誘導時一定要注意,不能給顧客講“過去”,也不要和他討論“現在”,而要盡量多的使用“將來時”。因為講“過去”可能會讓顧客這樣想:“之前我沒有購買這種產品不也一樣過來了嗎?”有可能會導致他拒絕購買。談論“現在”並不是明智之舉,因為對顧客來說,“現在”正處在可能“失去貨幣”的重大壓力之下。“將來”是最有吸引力的,這個“將來”可以是占有產品的喜悅和利益,是同事羨慕的眼光,上司的誇獎,家人的盼望和來自朋友的讚歎。因此,“將來”才最有可能激起顧客購買的欲望。
3、有效利用廣告語言
使用廣告語言來說明你的產品能夠取得一種很特別的效果。廣告中的語言一般很簡練、感染力強。要是你的產品曾在媒體上宣傳過,你就可以把廣告中的宣傳性語言搬過來借用,顧客如果正好看過這則廣告還會獲得雙重印象:即使沒看過,顧客也會感覺很新鮮有趣。
專家點撥:
1購買欲望是消費者對所購商品的向往和追求。它是在對商品認識的基礎上更高一級的心理活動。購買欲望直接受一個人的理想、願望、愛好、情緒和意誌的支配。
2推銷人員的態度要熱情,要相信自己的產品,更相信自己能激起顧客的購買欲望。因此,應抱著對產品及推銷工作滿腔熱情與堅信的態度說話,以由己的態度去影響顧客的態度。
3在推銷產品時,要具體合理,避免用“最”及其他籠統詞句,更不能堆砌各種好聽的詞語。因為那樣就成了賣弄文字而不是說服與推銷了。很多推銷人員喜歡用我們的產品“最好”“最優”之類的推銷用詞,但效果往往不好。
與同事交流其樂無窮
繞開辦公室不宜談論的話題
在職場中我們應該多留些心思,特別是說話的時候更要字斟句酌,有些話,是不適合在辦公室這個場合談論的,因為你很可能會因一句錯話而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來。
案例分享:
某公司的宣傳部長是很平庸的人,除了玩弄權力沒有更強的能力。他手下的一位宣傳幹部很有才華,業餘還堅持寫小說詩歌,小有名氣。但他有一般文人的通病,對部長還一臉瞧不起,傳聞他有取代部長位置的野心。 後來,部長放出話來,說他的作品裏有不少性描寫,他的作品內容不健康,作品不健康當然就是心地不健康,有損於宣傳幹部的形象;而且,如果他沒有那些體驗,怎麼能描寫得那麼細致?肯定和別的女性有交往,這就是道德敗壞了。一個道德敗壞的人怎麼能身居領導崗位呢?終於找了一個機會,將其從宣傳幹部降為一個普通員工。
經驗總結:
凡是能夠幹大事業的人,往往並不是愛說大話的人。
首先,如果你在單位裏麵沒事整天念叨“我要做老板,我要辦產業”的話,那麼你的老板會很容易把你當成他的敵人,同事則會視你為異己。假如你說“在這個公司裏我的水平至少可以做個主管”或是“40歲的時候我一定會做到部門經理”,這樣一來,你就把自己置於同事的對立麵上了。當然,在辦公室中大談自己的人生理想是非常滑稽可笑的。給別人打工時就要安心做個打工的人,回到家以後再跟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們談論你的雄心壯誌會比較合適。